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一、专业改革的紧迫性
(一)机电技术应用的发展促使专业改革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集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学科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机电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就必须对现行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进行改革,以满足制造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促使专业改革
根据我们对北京、天津、唐山等城市的大、中型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人才需求的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因为任何一家企业,他们不想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对刚毕业的学生进行培训,这是因为有的学生经过培训之后,掌握一定的技术,却“跳槽”走之,使企业“哑巴吃黄连”。
(三)学生本身的素质促使专业改革
从历年的招生情况来看,多数学生的中考成绩非常差,甚至没有读完初中,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一个学起来较难的专业,如果不对专业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较为吃力。
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按照教育部提出的“重在改革、重在建设、重在办出特色、重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原则,培养出适用企业需求的职业型人才,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应变能力。
三、改革的总体目标与具体任务
专业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通过专业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任务为:
(一)改革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形成新世纪所需要的、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
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
(二)改革旧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新的培养模式,并以行业的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构建高效、实用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改革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操作技能的课程体系;按工作岗位要求进行课程设置。
(四)改革传统的、单一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现场教学、专业仿真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四、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
(一)建立“校企共育、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领域人才需求调查结果为依据,确定了优化后的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特色。
发展方向: 机电一体化
专业特色:“校企共育、工学交替”
“校企共育、工学交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以行业人才需求为依据,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培养目标——社会紧缺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
人才规格——具备行业岗位所要求的素质、知识、能力的技能型紧缺人才。
2.以行业的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构建高效、实用的培养方案
高效——基础课以“必须、够用”为度,课程之间不得有重复,以形成能力的最有效途径确定教学方案;
实用——所有教学科目、内容都是形成岗位综合能力的直接因素;提供行业内多个职业岗位方向供学生选择。
3.以服务于行业为目标,建立有行业参与的教学体制
目标——直接向机械加工企业提供应用技术人才;
体制——有行业参与制订、实施教学方案的教学机制。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抓住中职教育的特色,理论教学充分体现以“够用”为度。即:“原理”少讲,调整和侧重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教学内容以“校企共育、工学交替”特色为主线,专业基础课程强化基本知识的掌握,专业课程强化职业能力的掌握。采用针对性、实用性、适当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形成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实用性教学内容新体系。
(三)课程体系的改革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主要根据优化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对主干课程进行了重组或整合。主要对专业课进行了改革,理论教学,取消《电子技术基础》、《电力拖动》等课程的理论教学,这些技术的学习全部运用到实际操作中,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重组和整合后的课程更好地体现了学科和技术的内在联系,并较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方面,改变了 “一本书,一支粉笔”
的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专业课在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在理实一体化教室进行教学。总而言之,专业课的教学是在实践中进行,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课程建设
1.教材建设
为了更好地处理好专业学生所学知识与能力和素质的关系,突出中职教育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突出“校企共育、工学交替”专业特色,需要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的力度。在今后两年内,我们主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1)2006-2007自编《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及工艺基础》机电技术应用教材;
(2)2010-2011自编《焊工工艺学》机电技术应用教材。
五、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
(一)实验室的建设
针对目前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验室的现有情况,需完善的实验室有:数控机床实训室、焊工实训室、钳工实训室等12个实训室,这些实验室均与数控技术专业共享。
(二)实训基地的建设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坚持走与企业合作的道路,走“学校办企业,企业靠学校,企业创利润,学校企业共双赢”之路,即学校建立一个小型加工厂,在工厂对外承揽加工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学生的实践教学任务,这种方法不但解决了学生实训时的材料问题,还能够为学校创造经济利益。
六、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关键,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丰富工作实践经验,较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是中职教育和进行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
本专业师资建设规划如下:
(一)继续引进高层次人才;
(二)选送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安排教师轮流到企业锻炼,使教师队伍普遍成为“双师型”教师;
(四)聘任一批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尤其是请专家到校短期任教,进行科研指导;
(五)加强师德教育,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转变教育观念,进行素质教育
,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七、保障措施
(一)机电行业的发展,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改革提供了机遇,机电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生产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所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专业。从近几年专业的招生情况来看,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二)资金的投入是改革的关键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经过两年的发展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已初具规模,但还远远不能够满足当前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随着机电行业的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上的投入资金大约需在2600万元左右,主要用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
我们深信,在学校大力支持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一定能成为我校的重点专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