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TOP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及课程目标
2022-11-15 21:43:52 来源: 作者:【 】 浏览:2696次 评论:0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

 

 

 

 

 

专业代码700206


汽车底盘构造维修》课程标准

一、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核心课程,是汽车类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与汽车紧密相关的课程,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是学生接触专业的启蒙课程。本课程主要以底盘结构的基本理论为基础,融合了底盘各系统的基本知识和维修工艺,培养学生具备汽车底盘各部件正确拆装和检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掌握汽车底盘修理的操作技能、技巧;正确使用机、工、量具;增强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达到本工种中级技术等级水平,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

课程类型为:(理论+实践)课(B类)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汽车发底盘维修》设计思路为: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以完整的汽车制造、服务等岗位的工作任务为对象,组织学生通过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相关理论知识均与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有密切联系,并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课程的教学过程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88。以基于工作过程得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融合汽车维修检验工职业资格标准,以维修过程中常用的维修方式为典型工作过程,以来源于企业的实际案例为载体,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训室为工作与学习场所,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通过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教学目标的开放性设计、教学考核方法改革等,保证了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全面培养。

二、课程目标

第一,通过工作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汽车运用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底盘各部件的拆解与装配工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底盘各总成的清洗、解体,零件的清洗、检验、修理,总成的装配调试等。第二,通过学习,应能掌握底盘各部件的拆装工艺流程和调试技术要求,会正确使用和保养机工量具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团队协作的能力。第三,通过工作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技术工人所必须具备的底盘各部件的拆装工艺流程和调试技术要求,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团队协作的能力。

(一)知识目标

掌握汽车底盘各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能进行汽车底盘各部件的拆装、检测、零部件检验;

●能进行汽车底盘动力线路图的识读和分析;

●能进行汽车底盘各部件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遵守安全、环保等法规

(二)技能目标

●熟练使用底盘机械维修通用工具、专用工具;

●能够完成一般汽车底盘各部件机械系统故障的检查作业;

●能够按照5S要求对汽车底盘各部件机械系统进行检测、故障诊断、维修以及检查验收;

●能够掌握现代轿车底盘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相关技术规范;

●能够正确使用各种工具、量具和设备(如万用表、故障诊断设备)对汽车底盘机械系统进行故障诊断。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 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序号

工作任务

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1  汽车底盘概述  

●能够描述汽车的几大组成部分

●能描述汽车底盘的四大组成系统

●能理解底盘四大系统各自的作用

 

●能指认汽车底盘四大系统操纵机构各组成部件

●能使用专用工具设备

●掌握汽车底盘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的各自工作原理

2

汽车底盘传动系统组成及功用,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能描述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能描述传动系统专用工具设备的使用方法

●能描述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的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能够实际判断并解决传动系统的故障

●能指认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的各组成部件

●能使用专用工具设备

●掌握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是否是传动系统故障,并且确认故障部件,然后予以解决,保证汽车整体的行驶功能完好性。

3

汽车底盘行驶系统组成及功用,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能描述汽车悬架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能描述专用工具设备的使用方法

●能描述常见悬架的种类及特点

●能描述汽车四轮定位意义、方法

●能指认汽车悬架、车轮、轮胎的各组成部件

●能使用专用工具设备

●掌握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是否是传动系统故障,并且确认故障部件,然后予以解决,保证汽车整体的行驶功能完好性。

4

汽车底盘转向系统组成及功用,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能描述转向系统(机械转向、动力转向)结构与工作原理

●能描述专用工具设备的使用方法

●能理解动力转向系统中的液压转向系统、电动转向系统、气压转向系统的特点

●能描述转向系统常见的故障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能指认转向系统各组成部件,并理解各部件工作原理

●能使用专用工具设备

●能通过故障现象判断电动转向系统液压转向系统的故障原因,并予以解决

 

5

汽车底盘制动系统组成及功用,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能描述制动系统的类型和作用

●能描述专用工具设备的使用方法

●能理解检查、添加或更换制动液的重要性

●能描述检查、添加或更换制动片的过程和关键点

●能指认制动系统各部件的名称、作用

●能使用专用工具设备

●能通过查阅维修资料确定检查、添加或更换制动液的步骤,并会制定工作计划

●掌握更检查、添加或更换制动片操作技能

四、教学设计

 

序号

工作任务

知识点

   工 作项目

教学重点

教学情境与教学设计

建议学时

1

汽车底盘概述

底盘四大系统的作用和组成部件

l 项目一:观察捷达、帕沙特等教学车的底盘,认知认知底盘部件

汽车底盘四大系统功用和组成

l 课前讨论:汽车由几部分组成?你理解的底盘是什么

l 引导案例:生活中经常听说这车底盘扎实这车底盘不好。那这些底盘指什么

l 强调课程重要性:通过引导,告诉学生底盘的重要性,同时要让其认识到底盘的复杂性。

4

2

汽车底盘之传动系统

传动系统中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组成构造

传动系统各部件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l 项目一:离合器检测,通过目测和专用工具,判断离合器好坏

l 项目二:拆解手动变速器,并对一些关键数据进行测量

l 项目三:拆解十字轴式和球笼式万向节

l 项目四:拆解并测量驱动桥,理解其工作原理和判断其性能好坏。

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的结构组成,及其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和解决办法

l 引导案例一:一辆行驶12万公里的朗逸,起步慢,上坡动力不够,是什么原因导致?

l 引导案例二:一辆捷达手动轿车,挂挡困难经常挂不进去,是什么原因?

l 引导案例三:一辆前置后驱轿车,行驶时车底有异响,是什么原因导致?

22

3

汽车底盘之行驶系统

行驶系统中悬架、车轮、轮胎组成构造

行驶系统各部件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汽车四轮定位意义和方法

l 项目一:麦弗逊悬架的拆装

l 项目二:轮胎的拆装

l 项目三:汽车四轮定位

汽车四轮定位的四个角度的作用及调整办法

l 引导案例:一辆汽车要更换轮胎,怎么辨别轮胎型号和更换步骤是什么?

l 汽车行驶中跑偏或者轮胎出现偏磨,怎么解决

18

4

汽车底盘之转向系统

转向系统的组成构造

传动系统各部件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l 项目一: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拆装

l 项目二: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汽车电子转向助力系统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原因

l 引导案例: 一辆汽车原地打方向沉重,可能是什么原因?

l 引导案例:一辆汽车方向盘松旷,是哪里出现故障?

22

5

汽车底盘之制动系统

制动系统的组成构造

制动系统各部件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l 项目一: 制动液的识别和更换

l 项目二:刹车片的更换

汽车制动液更换的注意事项及关键点

l 引导案例:汽车行驶中,踩刹车有异响,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

22

、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与编写

1)本课程教材编写应打破传统的学科式内容体系,构建以任务引领和职业能力培养以及职业标准为依据的课程内容体系,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

2)对于设计本专业岗位的实践活动,教材应以岗位的操作规程为基准,并将其纳入其中。

3)教材提倡图文并茂,增加直观性,随同教材配备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多媒体素材库等,便于组织教学和有利于初学者引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持续性。

(二)教学建议

1)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演示和互动,采用知识描述(动画),操作技能(实操视频)、互动训练(虚拟实训)和岗位实训教学模式。

2)每个项目活动后都有小结,练习和测评来检验学习成效。 

(三)教学基本条件

1)师资条件

本课程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要求任课教师不仅具有新能源汽车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具有传统燃油车理论知识,具有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等专业背景的教师较适合本门课程的教学。此外,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将能够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专业思想。

2)学生条件

由于课程的交叉融合特性,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其先修课程至少应当包括汽车构造(上)、汽车构造(下)、电机驱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故此课程应当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第二学年开设。

3)实训条件

在教学环境条件方面,为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锻炼机会,应当建有基本的汽车实训室,其硬件需求包括整车、发动机台架、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台架、车身框架、新能源汽车、轿车轮胎若干、故障诊断仪KT-70等,软件需求包括汽车电气系统故障诊断软件、科鲁兹发动机虚拟拆装软件等。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动机节能技术的发展,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台架、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台架、汽车电气系统故障诊断台架等高新设备的配备将更有助于课程教学。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开发相关的学习辅导书、使用说明书、网络资源,开发实验台架,开发仿真软件和诊断系统。充分利用这些成果用于项目教学,以期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

积极开展考核模式的改革,考核重点由原来的知识记忆向知识运用转变,由单纯理论考核向理实一体考核转变。考试采用笔试、现场答辩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的形式。

重点内容包括:

1)对汽车底盘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掌握程度;

2)对汽车底盘系统在汽车上的实际应用能力考核;

3)对汽车底盘系统故障检测和维修能力按照中级汽车维修工的标准考核;

4)对填写工单、检修记录表等环节按照企业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考核;

5)对组织纪律和操作安全规范进行考核。

对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提出差异性考核,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积极肯定学生的突出方面。

 

 

 

 

 

 

 

 

 

 

 

 

 

 

AutoCAD》课程标准

一、学习领域(课程)综述

(一)学习领域定位

AutoCAD》是关于用绘图软件绘制图样的理论、方法和技巧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其目的的是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掌握计算机绘图方法与技巧,具有运用计算机绘制图样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表一    学习领域定位

绘制领域性质

专业基础必修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功能

使学生具备会查阅国家标准、能利用计算机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具有从事机械行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前导学习领域

《机械制图》  《计算机基础》

平行学习领域

《高等数学》

后续学习领域

《金属材料热处理与加工应用》、《常用机构与零件设计》、《采掘机械设备运行与维护》、《矿山机械液气压传动》、《矿井生产系统认识》、《矿井运输与提升设备运行与维护》、《矿井通压排设备运行与维护》等。

(二)设计思路

本学习领域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技能、突出应用”。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领域内容。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并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以及与后继课程的衔接

(三)学习领域(课程)目标

1. 方法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树立学生勤于思考、做事严谨的良好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应了解和熟悉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2. 社会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 专业(职业)能力目标:

理解制图的基本知识,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

理解并掌握常用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

掌握基本体、切割体、相贯体、组合体的三视图画图方法及尺寸标注;

掌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图的画图方法、熟练运用图块操作和快速引线命令完成相关技术要求的标注;

掌握绘制装配图的方法,可以考取中级制图员证书。

二、学习领域(课程)描述

学习领域描述包括学习领域名称、学期、参考学时、学习任务和学习领域目标等,见表二:

 

 

表二     学习领域的描述

学习领域:AutoCAD

教学时间安排:一学期   课时:52

学习任务:

学习AutoCAD的常用键盘功能、熟悉AutoCAD的坐标系和坐标、常用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学习利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方法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能阅读常见的、较简单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熟悉《机械制图》及其有关的国家标准,具有查阅有关标准手册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学习目标:

1熟悉AutoCAD常用键盘功能、熟练掌握AutoCAD的坐标系和坐标;

2.掌握常用的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

3掌握基本体、切割体、相贯体、组合体的三视图画图方法及尺寸标注;

4.掌握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方法和技巧,达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目的。

工作与学习内容

工作对象

1.需完成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2.待制定的项目绘图步骤;

3.了解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

4.电脑、多媒体设备;

5.待记录、整理和保存的工作文档。

 

 

 

 

 

 

工具:

计算机;

AutoCAD》课本;

相关国家标准。

工作要求:

组内成员之间、各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熟练的专业沟通;

工作中要注重培养严谨、认真意识;

实施过程中应及时查阅标准,符合规范要求;

编写和整理技术资料,进行评价和反馈。

工作方法:

1.与任课老师沟通,做好制图前的准备工作;

2.分析零件,确定绘图步骤;

3.在教师指导下,按照任务进行绘图操作;

4. 实训上机时,完成教师指定图形绘制。

劳动组织:

1. 学生分组完成任课老师或实训指导教师安排的绘图任务;

2. 绘图项目完工后,小组自检自评,然后交任课老师或实训指导教师检验。

3. 完善、修订得出最佳结果

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

大部分课业的“学习准备”阶段采用课堂教学,部分采用独立学习;多数决策实施阶段采用上机操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作业设置与企业一致的工作步骤及要求,在绘图过程中尽可能接触实际零件。

学业评价

1)在理论知识考评方面,采取参考学生日常出勤率、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指标进行积分的给定,重点考核学生参与程度。

2)在实训技能考评方面,校内实训技能考评采取实训指导教师、同一团队互评的方式评定积分,重点考核学生实训技能的熟练程度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在综合素质方面,主要考评学生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4)在注重小组成果的基础上,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


三、学习项目划分及描述

(一)学习项目设计

表三     学习项目设计

序号

项目名称

任务名称

学时

1

AutoCAD基础知识

     (6学时)

1.绪论、AutoCAD简述

1

2.AutoCAD的坐标系和坐标

4

3.捕捉自功能

1

2

 

AutoCAD基本操作及技巧

     (20学时)

 

1.AutoCAD的工作界面、创建图层

2

2.直线命令与删除命令

2

3.圆(圆心、半径或直径)命令、移动命令

1

4. 正多边形命令和修剪命令

1

5.拉长、镜像、偏移命令

2

6. 圆弧、复制、阵列命令

4

7.圆(相切、相切、半径)、圆角、矩形命令

4

8.椭圆命令和极轴追踪

2

9.点、缩放、面域命令及夹点功能

2

3

二维平面图形的绘制

(6学时)

1.图形样板文件的创建及运用

2

2.正等测图和斜二测图的画法及标注

4

4

零件图的绘制

(10学时)

1. 轴套类零件图的画法

3

2. 用快速引线命令标注形位公差

1

3. 图块操作方法

2

4. 盘盖类和箱体类零件图的画法及标注

4

5

装配图的绘制

(8学时)

1. 装配图的画法

7

2. 用快速引线命令编写序号的方法

1

6

三维实体造型

(2学时)

1. 三维坐标系和坐标

1

2. 绘制三维实体

1

(二)学习项目描述

包括学习项目名称、学时、学习任务、与其他项目的关系、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流程、学业评价。

 

表四     学习项目一的描述

 

 

学习

项目名称

   AutoCAD基础知识

学习

领域

AutoCAD

教学

时间

第二学期

6学时

学习任务

1.了解CAD的概念、AutoCAD发展、特点和应用领域;

2.熟练掌握AutoCAD的常用键盘功能;

3.掌握AutoCAD的坐标系与坐标;

4.掌握捕捉自功能。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中的各项规定;

2.AutoCAD的常用键盘功能

3.AutoCAD的坐标系与坐标

4.捕捉自功能

技能目标:

1.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各项规定;

2.掌握坐标的使用方法;

3.掌握捕捉自功能

综合能力目标:

1.与人沟通和交往能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会查阅国标。

学习内容

1.AutoCAD简述

     知识点:CAD的概念、AutoCAD发展、特点和应用领域

2.AutoCAD的常用键盘功能

     知识点:组合键、ESC键、空格键、回车键、鼠标左键、鼠标中键、鼠标右键

3.AutoCAD的坐标系与坐标

     知识点:坐标系、绝对坐标、相对坐标

4.捕捉自功能

知识点:调用方法、功能、操作步骤

教学条件

 

投影设备、课件、黑板、多媒体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启发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学习任务名称

AutoCAD概述

教学时间

2学时

教学流程

1.引导内容:

绪论、AutoCAD概述、常用键盘功能,重点掌握常用键盘功能。

2. 小组讨论,查阅标题栏的尺寸

学习任务名称

AutoCAD的坐标系和坐标、捕捉自功能

教学时间

4学时

教学流程

1.AutoCAD的坐标系

2.绝对坐标和相对坐标

3.小组讨论,查阅A4A3图纸幅面和图框格式,由学生确定最终绘图方案。

4.练习绝对坐标和相对坐标,按照任务要求做好上机前的准备。

学业评价

按要求完成图纸幅面及图框格式,并满足各项国标要求。

 

表五     学习项目二的描述

 

学习

项目名称

AutoCAD的工作界面、创建图层、直线命令与删除命令

学习

领域

AutoCAD

教学

时间

第二学期

4学时

学习任务

1.AutoCAD的工作界面

2.创建图层的方法

3.直线命令与删除命令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AutoCAD的工作界面

2.理解图层的概念、掌握图层的创建方法;

3.掌握直线命令和删除命令。

技能目标:

1.根据图形要求会创建图层;

2.直线命令和删除命令的操作方法;

3.实时平移和实时缩放的操作。

综合能力目标:

1.与人沟通与人交往能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内容

1.AutoCAD的工作界面

     知识点: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绘图区、命令行、状态栏

2.图层

     知识点:图层的概念、图层特性管理器的调用方法、创建图层的方法

3.直线命令和删除命令

     知识点:直线命令的操作方法、删除命令的操作方法

教学条件

课件、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启发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学习任务名称

 

AutoCAD的工作界面和图层

教学时间

2学时

教学流程

1.内容:

工作界面介绍、图层的概念、图层的创建方法

2.根据任务,分别创建粗实线和细实线图层。

1)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

2)创建图层

学习任务名称

直线命令与删除命令

教学时间

2学时

教学流程

1.内容:

直线命令的调用及操作方法、删除命令的调用及操作方法

2.结合实例,用直线命令绘制,绘制A4图幅(竖放)及图框。

1调用直线命令

2)绘制A4图幅和图框,强化对绝对坐标和相对坐标的理解

学业评价

1.作图质量的评价;

2.坐标的重要性。

 

表六     学习项目三的描述

 

学习

项目名称

圆、移动、正多边形、修剪、拉长、镜像、偏移命令

学习

领域

AutoCAD

教学

时间

第二学期

4学时

学习任务

1.掌握圆、移动、正多边形、修剪命令;

2.掌握拉长、镜像、偏移命令。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圆、移动、正多边形、修剪命令;

2.拉长、镜像、偏移命令。

技能目标:

1.掌握圆、移动、正多边形、修剪命令的操作方法;

3.掌握拉长、镜像、偏移命令的操作方法。

综合能力目标:

1.与人沟通与人交往能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内容

1.圆、移动、正多边形、修剪命令

    知识点:圆命令、移动命令、正多边形命令、修剪命令

2.拉长、镜像、偏移命令

    知识点:拉长命令、镜像命令、偏移命令

教学条件

课件、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启发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化

学习任务名称

圆、移动、正多边形、修剪命令

教学时间

2学时

教学流程

1.引出内容

圆(圆心、半径或直径)命令、移动命令、正多边形命令、修剪命令

2.绘制平面体和曲面体的三视图中,学习新的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

   作图步骤:

   1)用圆命令和正多边形命令绘制特征视图;

2)根据投影关系画其它视图(移动命令、修剪命令操作方法)。

学习任务名称

拉长、镜像、偏移命令

教学时间

2学时

教学流程

1.引出内容:

拉长、镜像、偏移命令

2.绘制切割体和相贯体的三视图中,学习新的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

   作图步骤:

   1绘制特征视图;

2)根据投影关系画其它视图(拉长、镜像、偏移命令操作方法)。

学业评价

1.作图质量的评价

2.作业质量评价

 

表七   学习项目四的描述

 

学习

项目名称

圆弧、复制、阵列、圆(圆心、半径或直径)、圆角、矩形命令

学习

领域

AutoCAD

教学

时间

第二学期

8学时

学习任务

1.掌握圆弧、复制、阵列命令

2.掌握(圆心、半径或直径)、圆角、矩形命令;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圆弧、复制、阵列命令

2.(圆心、半径或直径)、圆角、矩形命令;

技能目标:

1.用所学命令熟练掌握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

2.熟练掌握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

3.正确标注尺寸。

综合能力目标:

1.与人沟通与人交往能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具有一定的绘图和读图能力。

学习内容

1.圆弧、复制、阵列命令

知识点:圆弧命令、复制命令、阵列命令

2.(圆心、半径或直径)、圆角、矩形命令

知识点:(圆心、半径或直径)命令、圆角命令、矩形命令

教学条件

课件、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引导文法、启发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学习任务名称

圆弧、复制、阵列命令

教学时间

4学时

教学流程

1.引出内容:

圆弧命令、复制命令、阵列命令

2.结合实例,引导学生作形体分析,然后按形体分析的过程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作图步骤:

1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2)逐个画出各基本体的三视图;

3)标注尺寸。

学习任务名称

(圆心、半径或直径)、圆角、矩形命令

教学时间

4学时

教学流程

1.引出内容:

(圆心、半径或直径)命令、圆角命令、矩形命令

2.结合实例引导学生绘制平面图形

作图步骤:

   1尺寸性质分析;

2线段性质分析);

3)依次画出已知线段、中间线段和连接线段;

4)标注尺寸。

学业评价

1.作图质量的评价

2.作业质量评价

 

表八   学习项目五的描述

 

学习

项目名称

椭圆命令和极轴追踪、点、缩放、面域命令及夹点功能

学习

领域

机械识图与绘制

教学

时间

第二学期

4学时

学习任务

1.掌握椭圆命令和极轴追踪

2.掌握点、缩放、面域命令夹点功能

3.掌握夹点功能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椭圆命令和极轴追踪

2.点、缩放、面域命令

3.夹点功能

技能目标:

1.熟练掌握椭圆命令和极轴追踪

2.掌握点、缩放、面域命令

3.掌握夹点功能。

综合能力目标:

1.与人沟通与人交往能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具有一定的绘图能力。

学习内容

1.椭圆命令和极轴追踪

知识点:椭圆命令极轴追踪

2.命令缩放命令、面域命令 及夹点功能

知识点:命令缩放命令、面域命令、夹点功能

教学条件

课件、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学习任务名称

椭圆命令和极轴追踪

教学时间

2学时

教学流程

1.引出内容:

椭圆命令极轴追踪

2.结合实例,学会椭圆命令极轴追踪操作方法 

学习任务名称

点、缩放、面域命令及夹点功能

教学时间

2学时

教学流程

1.引出内容:

点、缩放、面域命令、夹点功能

2.结合实例,学会命令缩放命令、面域命令及夹点功能操作方法

学业评价

1.作图质量的评价

2.作业质量评价

表九   学习项目六的描述

学习

项目名称

二维平面图的绘制

学习

领域

AutoCAD

教学

时间

第二学期

6学时

学习任务

1.掌握样板图的创建和调用方法;

2.掌握正等测图的画法

3.掌握斜二测图画法。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样板图的创建和调用方法;

2.正等测图的画法;

3.斜二测图画法。

技能目标:

1.掌握样板图的创建和调用方法;

2.掌握正等测图和斜二测图的画法。

综合能力目标:

1.与人沟通与人交往能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具有一定的绘图能力。

学习内容

1.样板图

知识点:样板图的创建、样板图的调用方法

2.正等测图和斜二测图

知识点:正等测图的画法、斜二测图的画法

教学条件

课件、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引导文法、启发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学习任务名称

样板图

教学时间

2学时

教学流程

1.引导内容:

样板图的创建图形样板的调用方法

2.制作A4图形样板

制作步骤:

1)设置绘图环境:

用默认设置开始一幅新图→设置图层→设置文字样式→设置标注样式→绘制图纸幅面、图框和标题栏;

2)保存为图形样板文件;

3.图形样板的调用方法

学习任务名称

正等测图和斜二测图的画法

教学时间

 

4学时

 

教学流程

1.引导内容:

正等测图、斜二测图

教学流程

2.根据实例绘制形体的正等测图和斜二测图

正等测图的作图步骤:

1)在功能按钮区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单击等轴测捕捉按钮;

2)在功能按钮区打开正交模式;

3)绘制形体的正等测图;

4)标注尺寸。

斜二测图的作图步骤:

1)设置极轴追踪角为45度;

2)绘制形体的斜二测图;

3)标注尺寸。

学业评价

1.作图质量的评价

2.作业质量评价

 

表十   学习项目七的描述

 

学习

项目名称

零件图

学习

领域

AutoCAD

教学

时间

第二学期

11学时

学习任务

1.复习零件工作图的内容和作用;

2.熟练掌握轴套类零件图的画法及标注;

3.掌握盘盖类和箱体类零件图的画法及标注;

4.掌握用快速引线命令标注形位公差方法、图块的操作方法;

5.掌握尺寸公差的标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零件图尺寸标注方法;

2.零件图的内容和表达方法;

3.画零件图的方法;

4.了解公差、表面要求的含义和标注方法。

技能目标:

1.认识零件图;

2.掌握常用零件图的画法及标注;

3.正确标注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综合能力目标:

1.与人沟通与人交往能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具有一定工程实践能力。

学习内容

1.轴套类零件图的画法及标注

知识点:轴套类零件图的画法、用快速引线命令标注形位公差、图块的操作方法

2.盘盖类、箱体类零件图的画法及标注

知识点:盘盖类零件图的画法及标注、箱体类零件图的画法及标注

教学条件

课件、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学习任务名称

轴套类零件图的画法、用快速引线命令标注形位公差、图块的操作方法

教学时间

6学时

教学流程

1.引导内容:

一张完整的轴和套零件图包括内容、零件图的视图表达方法、技术要求及标注。

2.根据实例绘制轴和套零件图。

任务:

由实例分别绘制轴、套零件图并完成所有的标注。

学习任务名称

盘盖类零件图的画法及标注

教学时间

2学时

教学流程

1引导内容:

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包括内容、零件图的视图表达方法、技术要求及标注。

2.分析零件图的画法和尺寸标注;分析零件对表面结构的要求及在图样中的注法;基孔制、基轴制。

任务:

由实例分别绘制盘、盖零件图并完成所有的标注。

学习任务名称

箱体类零件图的画法及标注

教学时间

3学时

教学流程

1.引导内容:

一张完整的箱体零件图包括内容、零件图的视图表达方法、技术要求及标注。

2.分析箱体零件图的画法和尺寸标注;分析箱体零件对表面结构的要求及在图样中的注法;基孔制、基轴制。

任务:

由实例绘制箱体零件图并完成所有的标注。

学业评价

1.作图质量的评价;

2.作业质量评价。

表十一    学习项目八的描述

 

学习

项目名称

装配图

学习

领域

AutoCAD

教学

时间

第二学期

7学时

学习任务

1.复习装配图的内容和作用;

2.复习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

3.复习中零部件的编号、标题栏及明细栏掌握常见的装配工艺结构;

4掌握装配图的画法及编号标注.

5.会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零部件编号、标题栏及明细栏;

2.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3.装配图画法及标注;

技能目标:

1.认识装配图;

3.正确合理标注尺寸;

4.正确读懂和绘制装配图;

综合能力目标:

1.与人沟通与人交往能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具有一定工程实践能力。

学习内容

 

1.装配图的画法

知识点:装配图的画法、尺寸标注

2.编写序号的方法

知识点:用快速引线在装配图中编写序号

教学条件

课件、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流程

1.内容: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

2.以直观教学为主,根据给定的任务分析并绘制装配图,标注装配图中的尺寸、给零部件编号、填写明细栏。

学业评价

1.作图质量的评价;

2.作业质量评价。

 

表十二    学习项目九的描述

 

学习

项目名称

三维实体造型

学习

领域

AutoCAD

教学

时间

第二学期

2学时

学习任务

1.了解绘图空间;

2.理解三维坐标系及坐标;

3.掌握常见三维实体的创建方法。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绘图空间;

2.三维坐标系及坐标;

3.三维实体的创建方法。

技能目标:

1.了解绘图空间;

3.理解三维坐标系及坐标;

4.掌握常见三维实体的创建方法;

综合能力目标:

1.与人沟通与人交往能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具有一定工程实践能力。

学习内容

1.三维造型的基础知识

知识点:绘图空间、三维坐标系及坐标。

2.绘制三维实体

知识点:创建三维实体

教学条件

课件、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流程

1.内容:

绘图空间、三维坐标系、直角坐标、柱面坐标、球面坐标、创建三维实体

2.以直观教学为主,根据给定的任务分析并绘制三维实体。

学业评价

1.作图质量的评价;

2.作业质量评价。

 

 

 

 

 

 

 

 

 

 

 

 

 

 

 

 

 

 

 

 

 

机械识图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能熟练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简单的装配图,能徒手绘制较简单的零件图和简单的装配图,了解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空间想象力和以图表现物体三维特征的能力,能进行简单零件测绘,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

 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

 3.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4.能识读简单的装配图;

 5.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

 6.能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抄画机械图样。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2.初步具备由图形想象物体、以图形表现物体的意识和能力;

 3.初步具备获取、处理和表达技术信息,并能适应制图技术和标准变化需要的能力。

(三)职业情感与素养目标

1.通过制图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制订工作计划与实施的能力;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与交流能力;

3.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4.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情感,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号

教学项目

教学内容与要求

活动设计建议

参考学时

1

对制图课的认识和学习要求

1.了解机械图样及其在生产中的用途

2.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习方法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通过工程图样实例进行了解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如由实物绘制图样、由图样想象实物等进行了解

0.5

2

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1.了解图纸幅面和格式的规定,理解比例的含义和规定,会运用比例的表达方法

2.掌握常用图线的线型和主要用

途,并会运用

3.掌握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会

进行基本的尺寸标注

可以通过让学生直接接触企业产品图样,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体验学习本学科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性

6

3

常用尺规

绘图工具

正确使用常用的尺规绘图工具

让学生在准备绘图工具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它们的作用

0.5

4

常用几何

图形画法

1.掌握常用的圆周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法

2.理解斜度和锥度的概念,掌握其画法和标注,了解椭圆的画法

3.掌握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

4.掌握简单平面图形的分析方法和作图步骤

5.掌握画草图的基本方法

采用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在动手绘制操作中,理解领金相关的概念和作图方法,实现“做中学、做中教”

6

5

正投影法和视图

1.理解投影法的概念,熟悉正投影的特性

2.初步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和三视图之间的关系,掌握简单基本体三视图的作图方法

3.能识读简单的三视图

通过观察实物、动画和教师讲解来学习,借助模拟演示或多媒体辅助手段等实施教学。

对照模型或简单零件进行视图的识读训练

6

6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1.掌握点的三面投影和规律,理解点的投影和该点与直角坐标的关系

2.熟悉直线的三面投影,掌握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3.熟悉平面的三面投影,掌握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利用挂图、模型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进行讲解依据内容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进行小组学习

6

7

基本体

1.熟悉棱柱的视图画法

2.熟悉棱锥和棱台的视图画法

3.熟悉圆柱、圆锥和球的视图画法

4.熟悉基本体的尺寸注法

5.熟悉基本体表面上求点的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绘制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由物到图的转换

6

8

轴测投影

1.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常用轴测图的种类

2.了解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3.能画出简单形体的正等轴测图

4.能根据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画出三视图

5.了解只有一个方向有圆物体的

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项目的形式,使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讨论、合作,在动手绘制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了解

6

9

组合体

1.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画法,熟悉形体分析法

2.掌握用特殊位置乎面截切平面体和圆柱体的截交线和立体投影的画法

3.了解用特殊位置平面截切球的投影的画法

4.掌握两圆柱正贯和同轴(垂直投影面)回转体相贯的相贯线和立体的投影画法

5.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能识读和标注简单组合体的尺寸

6.掌握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利用挂图、动画、教学视频的等手段将所学知识直观化按照项目的形式组织教学,学生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为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做准备

12

10

图样画法

1.熟悉基本视图的形成、名称和配置关系

2.熟悉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画法与标注

3.理解剖视的概念,掌握画剖视图的方法与标注

4.掌握与基本投影面平行的单一剖切面的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的画法与标注

5.了解斜剖视、几个相互平行的剖切平面的剖视图、几个相交剖切平面的剖视图的画法与标注

6.能识读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的画法与标注

7.能识读局部放大图和常用图形的简化画法,掌握识读剖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结合生产中的实际图样,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答疑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小组合作,通过采用相应的评价和考核机制,小组之间合作竞争,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

8

11

标准件和齿轮

1.了解键、销的标记,了解平键与平键连接、销与销连接的规定画法

2.了解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及其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

3.能识读弹簧的规定画法

4.了解直齿圆柱齿轮轮齿部分的名称与尺寸关系

5.能识读和绘制单件和啮合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图

通过实物、模型以及相应的教学视频增强学生对标准件的理解通过采用任务的方式,学生在动手绘制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8

12

零件图

1.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2.熟悉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原则和典型零件的表示方法

3.了解尺寸基准的概念,熟悉典型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4.了解零件上常见工艺结构的画法和尺寸注法

5.了解螺纹的形成、种类和用途,熟悉螺纹的要素

6.掌握螺纹的规定画法、标注和查表方法

7.了解表面结构表示法中的基本概念,掌握表面结构图形符号、代号及其标注和识读

8.了解极限的概念、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掌握尺寸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和识读

9.熟悉常用几何公差的特征项目、符号及其标注和识读

10.了解零件热处理及表面处理的表达

12.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理解绘制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

创造条件让学生直接接触企业生产图样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零件图的在生产中的重要意义以任务的方式对零件图的内容进行分解,激励学生积极寻求解决方法,鼓励学生主动获取、处理相关信息

14

13

装配图

1.熟悉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种类、标记与查表方法

2.能识读螺栓连接的画法

3.能识读螺柱连接和螺钉连接的画法

4.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5.理解装配图的视图选择、装配图的基本画法和简化画法

6.理解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7.理解配合的概念、种类,掌握配合在装配图上的标注和识读

8.理解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9.熟悉识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

骤,能识读简单的装配图

采用挂图、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将学习任务转化成由浅入深的问题来组织学习

8

14

测绘

1.掌握典型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

2.能绘制典型零件的零件图

3.能绘制装配草图

4.能用计算机软件绘制部分机械图样

结合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背景,选择合适学生测绘的零部件,让学生自主制订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16

机动

5

合计

108

六、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法

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方式,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

组织实施时可按工作任务或项目进行教学,让学生接触企业产品图样: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培养小组合作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综合实践模块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本专业背景,选择合适测绘的零部件,使学生初步具备制订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的能力,注意加强安全防护的教育;

通过实施测绘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评价方法

l.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对学生作业、制图技能测试、读图测试、考试等进行综合评价,注重学生读图、绘图能力的评价;

2.倡导绘图作业展评等表现性的评价方式;

3.注重培养学生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的意识,使学生养成爱护和正确使用测绘工具的习惯;

4.平时绘图作业成绩应占一定比例,对测绘综合实践内容可独立考核;

5.鼓励学生参加制图员职业技能鉴定等社会化评价。

(三)教学条件

应配置多媒体教室和制图室,购置教学挂图、模型、典型零部件、实物投影仪等教学用具。提倡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电脑应配备有多媒体课件和绘图软件。

(四)教材编写

1.教材的编写应以本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反映时代特征与专业特色,符合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形成规律,符合不同教学模式的需求;

2.教材内容应能满足课程教学目标,内容、难易程度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为便于教学中灵活使用,并适应不同地区与学校的教学条件,学生的读图与绘图练习、测绘内容可独立编写;

3.教材中的名词术语、文字、符号、数字、公式、计量单位等的运用要准确、规范、统一,尤其是教材中的所有图样必须符合我国相关标准与规范。

(五)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

按实训教学项目,恰当地使用文字(doc格式)、课件(ppt格式)、动画(swf格式)、三维图形源文件(注明打开软件,推荐CAXA、UC、Pro/E等)、二维图形源文件(dwg格式)、视频(rm格式及含配音)、图片(jpg、gif)、试题等元素来描述,拍摄教学录像,编写项目教学实训指导用书,收集学生实训作品,形成直观的梯度样例。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针对汽车修理工岗位能力进行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构建于《电工电子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上,也是进一步学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电气与电子系统检修》等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基础。主要培养学生会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汽车发动机的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二、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

(一)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

通过本专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详见表1

1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工作领域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学习项目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汽车发动机总论

能描述发动机总体结构及布置形式

能描述汽油机工作原理

能描述柴油机工作原理

任务一:发动机总体构造与原理分析;

任务二:发动机总体认识;

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

能正确拆装曲柄连杆机构

能对连杆、缸体等主要机件进行检验、修理

正确选配活塞环

能对曲柄连杆机构进行常见项目维护能对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

任务一: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分析;

任务二: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

任务三:曲轴飞轮组的检查和维修;

任务四:气缸体、气缸盖的检查与维修;

任务五:连杆的检验与校正;

任务六:活塞组的检查与维修;

任务七:气缸压力的测量;

配气机构构造与维修

能正确拆装配气机构

能对气门及气门座进行检验、修理

按正确方法调整气门间隙

能对配气机构进行维护

能对配气机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

任务一:配气机构的结构与原理

任务二:配气机构的拆装与检修

任务三:气门与气门座的修理

任务四:配气机构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学习项目

汽油机燃油系构造与维修

会进行燃油喷射系统主要零部件拆装与检测;

会使用燃油喷射系常用检测诊断仪器;能进行燃油喷射系统的故障诊断。

任务一:汽油喷射式供给系构造与维修分析;

任务二:燃油喷射系统主要零部件拆装与检测

任务三:燃油喷射系常用检测诊断仪器的使用;

任务四:燃油喷射系统的故障诊断;

柴油机燃油系构造与维修

能正确拆装喷油器、喷油泵

能对喷油器、喷油泵进行调试

能对供给系进行常见项目维护

能对简单故障进行诊断

任务一:柴油机供给系构造与维修分析;

任务二:喷油器、喷油泵的拆装;

任务三:喷油泵的检查与调试;

任务四:喷油器的检查与调试;

任务五:柴油机供给系的维护;

冷却系构造与维修

能对水泵等主要部件进行正确拆装及检修

能对冷却系进行维护、检修及常见故障诊断

任务一:冷却系的结构与原理;

任务二:冷却系零部件的拆装与检测

任务三:冷却系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

能对机油泵等主要部件进行正确拆装能对润滑系进行维护、检修及常见故障诊断

任务一:润滑系的结构与原理;

任务二:润滑系零部件的拆装与检测

任务三:润滑系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发动机装配、调整与磨合

会进行发动机的装配;

会对发动机进行调整与磨合;

能对柴油发动机常见故障进行诊断

能对汽油发动机常见故障进行诊断

任务一:发动机总成的拆卸与装复

任务二:发动机的磨合与测试

任务三:汽油发动机常见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任务四:柴油发动机常见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整体上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有初步认识,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发动机维修保养、发动机修理、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检测等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知识及相关的职业能力,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积极的行动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作前期准备,为学生顶岗就业夯实基础。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作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根据本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

①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

②掌握发动机部件的功用、构造、工作原理;

③掌握发动机零部件的耗损形式、原因、检测与维修方法;

④掌握发动机拆装、调试工艺知识;

⑤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维护保养知识;

⑥掌握发动机简单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

技能目标

①会进行发动机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维护保养;

②能熟练拆装发动机总成、零部件,正确判定其工作、使用状况;

③能对曲柄连杆机构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

④能对配气机构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

⑤能对汽油机燃油供给系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

⑥能对柴油机燃油供给系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

⑦能对冷却系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

⑧会能进行发动机的组装与调试。

态度目标

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逐渐形成符合汽车维修行业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②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汽车新知识新技术的自学能力,为适应汽车行业岗位群的要求打下基础,提高学生走向社会求职的竞争力;

③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④能客观地评判自己或他人的工作业绩。

三、教学组织

该课程是依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汽车机修工工作岗位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的项目中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发展职业能力。为了使学生会进行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检修,本课程设计了8个学习项目。在项目的教学实施中,依据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工作过程,将每个项目进一步分解成学习型工作任务,共包括28个学习型工作任务,具体教学组织见表2。

2教学组织表

学习项目编号

学习项目名称

学习型工作任务

学时

项目一

汽车发动机总论

任务一:发动机总体构造与原理分析;

4

6

任务二:发动机总体认识;

2

项目二

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

任务一: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分析;

6

24

任务二: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

4

任务三:曲轴飞轮组的检查和维修;

4

任务四:气缸体、气缸盖的检查与维修;

4

任务五:连杆的检验与校正;

2

任务六:活塞组的检查与维修;

2

任务七:气缸压力的测量;

2

项目三

配气机构构造与维修

任务一:配气机构构造与维修分析;

6

22

任务二:配气机构的拆装

6

任务三: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6

任务四:气门与气门座的修理;

4

项目四

汽油机燃油系构造与维修

任务一:汽油喷射式供给系构造与维修分析;

10

30

任务二:燃油喷射系统主要零部件拆装与检测;

10

任务三:燃油喷射系常用检测诊断仪器的使用;

6

任务四:燃油喷射系统的故障诊断;

4

项目五

柴油机燃油系构造与维修

任务一:柴油机供给系构造与维修分析;

6

24

任务二:喷油器、喷油泵的拆装;

6

任务三:喷油泵的检查与调试;

4

任务四:喷油器的检查与调试;

4

任务五:柴油机供给系的维护;

4

项目六

冷却系构造与维修

任务一:冷却系构造与维修分析;

6

10

任务二:冷却系的拆装与维修;

4

项目七

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

任务一:润滑系构造与维修分析;

6

10

任务二:润滑系的拆装与维修;

4

项目八

发动机装配、调整与磨合

任务一:发动机装配与调试;

8

12

任务二:发动机磨合

4

 

合计

138

138

四、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本课程共设计了8个教学项目,教学时按项目顺序依次进行,其教学内容与要求详见下表。

 

3 项目1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项目概述

项目一:汽车发动机总论

课时

6

任务一:发动机总体构造与原理分析;

4

任务二:发动机总体认识;

2

项目任务

能描述发动机总体结构及布置形式 

能描述汽油机工作原理 能描述柴油机工作原理

教学目标

知识

1.掌握发动机的基本组成;

3.掌握发动机的专用术语;

2.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技能

1.能够描述发动机的总体结构;

2.能够描述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态度

1.能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按时交作业;

2.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帮助其他成员;

项目的教学实施

1.教师布置工作任务;

2.教师讲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信息采集,了解任务;

3.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计划,讨论交流实施步骤、人员分工,准备材料确定实施计划;

4.学生分组操作,老师进行咨询,指导,组织,协调;

5.老师介绍评价标准,学生自检,互检和专检;

6.评价考核。

项目教学内容

1.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

2.汽车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认识

3.汽车柴油发动机工作原理认识

工作对象、工具

设备:电子教程软件;发动机总成和零件;理实一体化教室;检测工具、量具;仿真实训软件;

参考资料:《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化学工业出版社  张俊海主编;

维修手册;学生作业单;

工作方法

1.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教学;

2.将本学习项目若干了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按照“任务导入-信息收集-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总结-拓展组织教学,在老师指导下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3.学生先模拟,后实操;

4.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引导、互动、监督、评估;

5.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

劳动组织和工作人员

教师和学生

工作成果

作业和实训

考核评价

详见本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4 项目2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项目概述

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

课时

24

任务一: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分析;

6

任务二: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

4

任务三:曲轴飞轮组的检查和维修;

4

任务四:气缸体、气缸盖的检查与维修;

4

任务五:连杆的检验与校正;

2

任务六:活塞组的检查与维修;

2

任务七:气缸压力的测量;

2

项目任务

能正确拆装曲柄连杆机构

能对连杆、缸体等主要机件进行检验、修理

正确选配活塞环

能对曲柄连杆机构进行常见项目维护

能对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

教学目标

知识

1.掌握机体组的结构;

2.了解机体组的工作原理;

3.掌握活塞连杆组的结构;

4.了解活塞连杆组的工作原理;

5.掌握曲轴飞轮组的结构;

6.了解曲轴飞轮组的工作原理;

 

 

技能

1.能够进行机体组零部件的拆装与检修

2.会对活塞连杆组零部件进行拆装与检修

3.能够对活塞连杆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

4.能够对曲轴飞轮组零部件进行拆装和检修

5.会对曲轴飞轮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

 

 

态度

1.能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按时交作业;

2.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帮助其他成员;

 

项目的教学实施

1.教师布置工作任务;

2.教师讲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信息采集,了解任务;

3.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计划,讨论交流实施步骤、人员分工,准备材料确定实施计划;

4.学生分组操作,老师进行咨询,指导,组织,协调;

5.老师介绍评价标准,学生自检,互检和专检;

6.评价考核。

 

项目教学内容

1.机体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机体组零部件的拆装与检修;

3.活塞连杆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活塞连杆组零部件的拆装与检修

5.活塞连杆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6.曲轴飞轮组的结构和原理

7.曲轴飞轮组零部件的拆装和检修

8.曲轴飞轮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工作对象、工具

设备:电子教程软件;发动机总成和零件;理实一体化教室;检测工具、量具;仿真实训软件;

参考资料:《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化学工业出版社  张俊海主编;

维修手册;学生作业单;

工作方法

1.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教学;

2.将本学习项目若干了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按照“任务导入-信息收集-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总结-拓展组织教学,在老师指导下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3.学生先模拟,后实操;

4.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引导、互动、监督、评估;

5.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

劳动组织和工作人员

教师和学生

工作成果

作业和实训

考核评价

详见本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5 项目3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项目概述

配气机构构造与维修

课时

22

任务一:配气机构构造与维修分析;

6

任务二:配气机构的拆装

6

任务三: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6

任务四:气门与气门座的修理;

4

项目任务

能正确拆装配气机构

能对气门及气门座进行检验、修理

按正确方法调整气门间隙

能对配气机构进行维护

能对配气机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

教学目标

知识

1.掌握配气机构的结构及功用;

2.了解配气相位

3.掌握配气机构的主要部件

4.了解配气机构新技术

 

技能

1.能够进行配气机构的拆装与检修;

2.会对气门与气门座进行拆装与检修

3.能够对配气机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

4.会对配气机构进行维护

 

态度

1.能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按时交作业;

2.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帮助其他成员;

项目的教学实施

1.教师布置工作任务;

2.教师讲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信息采集,了解任务;

3.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计划,讨论交流实施步骤、人员分工,准备材料确定实施计划;

4.学生分组操作,老师进行咨询,指导,组织,协调;

5.老师介绍评价标准,学生自检,互检和专检;

6.评价考核。

项目教学内容

1.配气机构的结构;   2.配气机构的主要部件

3.配气相位;         4.配气机构的拆装

5.配气机构的维护;   6.气门与气门座的修理

7.配气机构的故障诊断与排除;8.配气机构新技术

工作对象、工具

设备:电子教程软件;发动机总成和零件;理实一体化教室;检测工具、量具;仿真实训软件;

参考资料:《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化学工业出版社  张俊海主编;

维修手册;学生作业单;

工作方法

1.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教学;

2.将本学习项目若干了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按照“任务导入-信息收集-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总结-拓展组织教学,在老师指导下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3.学生先模拟,后实操;

4.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引导、互动、监督、评估;

5.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

劳动组织和工作人员

教师和学生

工作成果

作业和实训

考核评价

详见本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6 项目4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项目概述

汽油机燃油系构造与维修

课时

30

任务一:汽油喷射式供给系构造与维修分析;

10

任务二:燃油喷射系统主要零部件拆装与检测;

10

任务三:燃油喷射系常用检测诊断仪器的使用;

6

任务四:燃油喷射系统的故障诊断;

4

项目任务

会进行燃油喷射系统主要零部件拆装与检测;

会使用燃油喷射系常用检测诊断仪器;

能进行燃油喷射系统的故障诊断;

教学目标

知识

1.掌握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组成

2.了解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工作原理

3.掌握EFI系统的特点;

4.了解EFI系统的工作原理

技能

1.能够进行燃油供给系的拆装与检修;

2.会使用燃油喷射系常用检测诊断仪器;

 

3.能够对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常见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

态度

1.能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按时交作业;

2.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帮助其他成员;

项目的教学实施

1.教师布置工作任务;

2.教师讲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信息采集,了解任务;

3.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计划,讨论交流实施步骤、人员分工,准备材料确定实施计划;

4.学生分组操作,老师进行咨询,指导,组织,协调;

5.老师介绍评价标准,学生自检,互检和专检;

6.评价考核。

 

项目教学内容

1.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EFI系统;        

3.EFI系统的工作原理;         

4.燃油喷射系常用检测诊断仪器的使用;

5.燃油喷射系统的故障诊断;   

 

工作对象、工具

设备:电子教程软件;发动机总成和零件;理实一体化教室;检测工具、量具;仿真实训软件;

参考资料:《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化学工业出版社  张俊海主编;

维修手册;学生作业单;

工作方法

1.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教学;

2.将本学习项目若干了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按照“任务导入-信息收集-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总结-拓展组织教学,在老师指导下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3.学生先模拟,后实操;

4.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引导、互动、监督、评估;

5.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

 

劳动组织和工作人员

教师和学生

工作成果

作业和实训

考核评价

详见本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7 项目5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项目概述

柴油机燃油系构造与维修

课时

24

任务一:柴油机供给系构造与维修分析;

6

任务二:喷油器、喷油泵的拆装;

6

任务三:喷油泵的检查与调试;

4

任务四:喷油器的检查与调试;

4

任务五:柴油机供给系的维护;

4

项目任务

能正确拆装喷油器、喷油泵

能对喷油器、喷油泵进行调试

能对供给系进行常见项目维护

能对简单故障进行诊断

教学目标

知识

1.掌握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组成

2.了解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工作原理

3.掌握喷油器喷油泵的工作原理;

4.了解调速器功用及工作原理

5.了解供油正时

 

技能

1.能够进行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拆装与检修;

2.会使用燃油喷射系常用检测诊断仪器对喷油器喷油泵进行诊断;

3.能够对喷油器喷油泵进行拆装与检测;

4.能够对柴油机供给系进行维护;

 

 

态度

1.能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按时交作业;

2.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帮助其他成员;

项目的教学实施

1.教师布置工作任务;

2.教师讲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信息采集,了解任务;

3.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计划,讨论交流实施步骤、人员分工,准备材料确定实施计划;

4.学生分组操作,老师进行咨询,指导,组织,协调;

5.老师介绍评价标准,学生自检,互检和专检;

6.评价考核。

 

项目教学内容

1.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喷油器;        

3.喷油泵;         

4.调速器

5.供油正时与其他装置

 

工作对象、工具

设备:电子教程软件;发动机总成和零件;理实一体化教室;检测工具、量具;仿真实训软件;

参考资料:《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化学工业出版社  张俊海主编;

维修手册;学生作业单;

 

工作方法

1.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教学;

2.将本学习项目若干了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按照“任务导入-信息收集-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总结-拓展组织教学,在老师指导下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3.学生先模拟,后实操;

4.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引导、互动、监督、评估;

5.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

 

 

劳动组织和工作人员

教师和学生

工作成果

作业和实训

考核评价

详见本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9 项目6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项目概述

冷却系构造与维修

课时

10

任务一:冷却系构造与维修分析;

6

任务二:冷却系的拆装与维修;

4

项目任务

能对水泵等主要部件进行正确拆装及检修

能对冷却系进行维护、检修及常见故障诊断

教学目标

知识

1.掌握水冷却系的主要组成部件

2.了解冷却系的工作原理

3.了解水泵功用及工作原理

4.掌握节温器的功用;

技能

1.能够进行冷却系的拆装与检修;

2.会对冷却系零部件进行拆装与检测

3.能够对冷却系常用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

态度

1.能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按时交作业;

2.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帮助其他成员;

项目的教学实施

1.教师布置工作任务;

2.教师讲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信息采集,了解任务;

3.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计划,讨论交流实施步骤、人员分工,准备材料确定实施计划;

4.学生分组操作,老师进行咨询,指导,组织,协调;

5.老师介绍评价标准,学生自检,互检和专检;

6.评价考核。

项目教学内容

1. 冷却系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水冷却系的主要部件;        

3. 冷却系零部件的拆装与检测;  4. 冷却系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工作对象、工具

设备:电子教程软件;发动机总成和零件;理实一体化教室;检测工具、量具;仿真实训软件;

参考资料:《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化学工业出版社  张俊海主编;

维修手册;学生作业单;

工作方法

1.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教学;

2.将本学习项目若干了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按照“任务导入-信息收集-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总结-拓展组织教学,在老师指导下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3.学生先模拟,后实操;

4.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引导、互动、监督、评估;

5.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

劳动组织和工作人员

教师和学生

工作成果

作业和实训

考核评价

详见本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9 项目7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项目概述

润滑系构造与维修

课时

10

任务一:润滑系构造与维修分析;

6

任务二:润滑系的拆装与维修;

4

项目任务

能对机油泵等主要部件进行正确拆装 

能对润滑系进行维护、检修及常见故障诊断

教学目标

知识

1.掌握润滑系的主要组成部件

2.了解润滑系的工作原理

3.了解油泵功用及工作原理

4.了解曲轴箱通风装置

技能

1.能够进行润滑系的拆装与检修;

2.会对润滑系零部件进行拆装与检测

3.能够对润滑系常用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

态度

1.能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按时交作业;

2.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帮助其他成员;

项目的教学实施

1.教师布置工作任务;

2.教师讲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信息采集,了解任务;

3.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计划,讨论交流实施步骤、人员分工,准备材料确定实施计划;

4.学生分组操作,老师进行咨询,指导,组织,协调;

5.老师介绍评价标准,学生自检,互检和专检;

6.评价考核。

项目教学内容

1.润滑系的作用与组成;  2.润滑系的主要部件;   3.润滑系零部件的拆装与检测;4.曲轴箱通风装置;    5.润滑系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工作对象、工具

设备:电子教程软件;发动机总成和零件;理实一体化教室;检测工具、量具;仿真实训软件;

参考资料:《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化学工业出版社  张俊海主编;

维修手册;学生作业单;

工作方法

1.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教学;

2.将本学习项目若干了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按照“任务导入-信息收集-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总结-拓展组织教学,在老师指导下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3.学生先模拟,后实操;

4.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引导、互动、监督、评估;

5.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

劳动组织和工作人员

教师和学生

工作成果

作业和实训

考核评价

详见本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10 项目8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项目概述

发动机装配、调整与磨合

课时

12

任务一:发动机装配与调试;

8

任务二:发动机磨合

4

项目任务

会进行发动机的装配;会对发动机进行调整与磨合;

能对发动机常见故障进行诊断

教学目标

知识

1.掌握发动机磨合注意事项;

2.了解发动机总成拆卸的步骤;

3.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常用方法;

技能

1.能够对发动机进行装配与调试;

2.能够对发动机进行磨合;

3.能够对发动机动力不足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

态度

1.能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按时交作业;

2.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帮助其他成员;

项目的教学实施

1.教师布置工作任务;

2.教师讲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信息采集,了解任务;

3.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计划,讨论交流实施步骤、人员分工,准备材料确定实施计划;

4.学生分组操作,老师进行咨询,指导,组织,协调;

5.老师介绍评价标准,学生自检,互检和专检;

6.评价考核。

项目教学内容

1.发动机总成的拆卸; 2. 发动机总成的装复;3.发动机的磨合

4.发动机不能启动的故障诊断与排除;5. 发动机怠速不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6.发动机加速不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7.发动机动力不足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工作对象、工具

设备:电子教程软件;发动机总成和零件;理实一体化教室;检测工具、量具;仿真实训软件;

参考资料:《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化学工业出版社  张俊海主编;

维修手册;学生作业单;

工作方法

1.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教学;

2.将本学习项目若干了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按照“任务导入-信息收集-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总结-拓展组织教学,在老师指导下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3.学生先模拟,后实操;

4.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引导、互动、监督、评估;

5.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

劳动组织和工作人员

教师和学生

工作成果

作业和实训

考核评价

详见本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每个项目都采用了分组教学,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下:

(一)教学方法

1)紧扣培养目标,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紧扣培养目标,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将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改为结合工作任务采用启发式、提问式、座谈交流式、边讲边练、现场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行边讲边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建立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内校外结合,优势互补,为培养基本实践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3)真实与模拟相结合

创造一个似真的工程实训环境,使真实与模拟互补。在实训室模拟生产操作和生产过程真实环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进行模拟生产实践。

2)以能力培养为要旨,尽可能多的安排生产性实践教学

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宗旨,设计具有职业情景的实践教学项目,构建知识与能力交互渗透、基本技能培养、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逐步递进的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实验、综合实验、生产实习、职业技能鉴定、毕业设计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技能技巧、探索精神等方面的重要功能与作用,拉近课堂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距离,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任务驱动法是以任务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法,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倡导“以人为本”。教学与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

3)角色扮演法

在模拟、逼真的4S店前台接待的情境下,让学生扮演一定角色,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充分体会客户和业务员之间的情感变化和行为模式,表露自己或角色的人格、情感、人际交往、内心冲突等心理问题。然后通过观察、体验,进行分析讨论,并对行为表现进行评定和反馈,以此来帮助其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

4)头脑风暴法

在制订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计划和决策的教学环节中,通过师生、学生间的互动与合作,建立学习的共同体,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辩论和对话,产生思想的碰撞和观点的交锋,最终达成思想上的共识。

5)小组讨论式教学法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主讲教师的引导,充分发挥交流互动的作用,开展主题研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产生内在动力,主动参与、积极活动,通过相互提问、随机选定发言等形式在教学中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方向,激发认知动力。

6)演示和讲解法

借助实物来进行的边演示、边讲解的教学方法。对具有很高的抽象程度和复杂性及表面不易看透工作原理的内容,通过实物、课件、仿真软件等一些辅助手段补充信息源,通过感观刺激传递直观信息。

(二)教学手段

1)积极推广现代化教学技术

该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单一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主动组织教师制作电子课件、电子讲稿、教学软件等,配合录像片、典型实物、模型、CAI多媒体音像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仿真教学等。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同学们对有关抽象理论的认识,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工学结合

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并邀请有较高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知名专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来校讲学和作学术报告,传授本专业前沿性的知识和专业发展动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了解本课程学科领域发展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仿真操作

仿真操作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发动机机械系统拆装及零部件检修等,注重培养学生规范操作、团结合作、安全生产、节能环保等职业素质,使学生得到必要的分析能力训练和技能训练,为更好地适应实际操作打下坚实基础。

4)实际操作

实际操作是在发动机实训室进行的,经过信息收集、制定计划和决策、最终实施计划,在做中学,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5)网络课程

网络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学,教师通过网络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促使其发展的教学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认知学习环境,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本门课主要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以不断地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6)网上答疑

每位教师在学期初就确定与班级学生的联系方式,其中包括建立QQ群、公共信箱等。教师能够在网上与学生及时沟通、交流,这不仅是促进师生互动的一种手段,同时也能使学生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六、考核与评价

1)本课程考核按学习项目分别考核,课程考核成绩则是学习项目考核成绩的累计。本课程是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不进行期末集中考试。

2)每个学习项目成绩都是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考核,其成绩与权重及课程考核成绩的计算按表11进行

11课程考核成绩表

项目名称

成绩

权重

项目成绩

项目成绩权重

课程考核成绩

汽车发动机总论

知识

100

0.4

100

0.05

100

技能

100

0.4

态度

100

0.2

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检修

知识

100

0.4

100

0.2

技能

100

0.4

态度

100

0.2

配气机构构造与维修

知识

100

0.4

100

0.15

技能

100

0.4

态度

100

0.2

汽油机燃油系构造与维修

知识

100

0.4

100

0.15

技能

100

0.4

态度

100

0.2

柴油机燃油系构造与维修

知识

100

0.4

100

0.15

技能

100

0.4

态度

100

0.2

冷却系构造与维修

知识

100

0.4

100

0.05

技能

100

0.4

100

态度

100

0.2

100

润滑系构造与维修

知识

100

0.4

100

0.05

技能

100

0.4

100

态度

100

0.2

100

发动机装配、调整与磨合

知识

100

0.4

100

0.2

技能

100

0.4

100

态度

100

0.2

 

100

.说明与建议

(一) 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的设计思想。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岗位技能养成组织教材内容。

3)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二)教学资源

1)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院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4)产学合作开发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育人理念,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5)建立本专业开放实训室及实训基地,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训、职业技能形成功能,实现“教、学、练、做”一体化,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三) 重点及难点

1)学习重点

1)曲柄连杆机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曲柄连杆机构的检修;

3)配气机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4)配气机构的检修;

5)燃油供给系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6)燃油供给系的检修;

7)润滑系的检修;

8)冷却系的检修;

9)发动机的整体装配与调试。

2)学习难点

1)配气机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燃油供给系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4)发动机的整体装配与调试。

(四)学习网站

http://www.carservice.com.cn/ 汽车与驾驶维修

http://www.qclt.com 汽车论坛

http://www.motortrend.com.cn/ 汽车族

http://www.ephua.com 汽车维修技术网

http://www.easiu.com 中国易修网

http://www.autorepair.com.cn 汽车维护与修理网

五)课外杂志

汽车技术;汽车杂志;汽车之友;汽车导购;汽车驾驶员;轿车情报;汽车测试报告;汽车知识;汽车博览。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中职一年级

二、适用专业

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专业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课程。

本课程是依据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汽车营销师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汽车文化》(1401001),后续课程有《汽车构造》(1401003)

四、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是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原则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学生完成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为基础,为整个课程设计了若干个实际的学习任务,每一个学习任务包含一定理论或实践技能的核心知识点。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从接受任务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完成工作,直到完成任务,逐项掌握工作任务中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的知识点。

 

1.知识目标

1)合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汽车机械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资料的搜集。

2)具备正确识读汽车零件图的能力,对公差配合有一定的认识。

3)了解常用传动机构的结构、原理和液压传动相关知识。

4掌握汽车中常见传动机构工作原理。

5)了解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及汽车运行材料的分类、品种、规格、使用特性、牌号,能正确选用各类油品、工作液。

2.技能目标

 1)能够正确讲述汽车常用机构组成、零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能对汽车常用机构的故障进行初步分析、处理的能力。

 3)能正确使用汽车常用的工、量具。

3.素质养成目标

1)培养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与探究。

2)培养学生养成借助查阅手册、网络等资料解决问题的职业习惯。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和善于比较的意识。

4)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敬业精神与质量意识。

5)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知识或技能迁移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证书目标

汽车驾驶证、汽车营销师、汽车维修工

五、设计思路

课程所涉内容广但不深,学生学习的内容应涵盖汽车维修工(四级)考证对应的相关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以五个项目展开教学:

1.汽车零件图及装配图的识读。

2.了解公差配合的基本知识。

3.汽车的运动及受力分析。

4.汽车常用机构的认识。

5.汽车常用机械传动的认识。

在每一项目均对应有相关的学习任务,而且联系实际地以汽车常用的机构、总成或零部件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对象,使学生在学习中构建专业的知识或技能,并以此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在教学中,尽量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学生完成工作任务为载体,将课程分解为多个工作任务,每个任务包含一个或若干个理论或实践技能的关键知识点。教学实践过程中采用“行动导向”、“项目教学”等方法和手段。

七、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1.课时分配表

序号

项目内容

学时分配

备注

1

项目一  汽车零件图及装配图的识读

14

 

2

项目二  了解公差配合的基本知识

10

 

3

项目三  汽车的运动及受力分析

15

 

4

项目四  汽车常用机构的认识

10

 

5

项目五  汽车维修工具、量具的使用

15

 

总学时

64

 

2.项目设计

项目一

汽车零件图及装配图的识读

学时

理论

 

实践

 

一体化

 14

学习目标:概括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包含知识、技能等目标

1.能理解制图国家标准中的相关规定。

2.能理解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3.根据相关国家标准正确地绘制简单汽车零件。

4.能正确说出零件视图的表达方式。

5.能正确说出剖视图、断面图的画法

6.理解汽车常用零件的画法。

7.了解机械图样的种类。

8.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主要内容(标注重点和难点)

主要教学方法

重点:

 

1.常用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2.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3.三视图的形成,对应关系。

4.投影规律。

难点:

1.零件图的内容、作用、表示方法。

2.识读零件图的步骤和方法。

3.汽车零件图的识读过程和方法。

 

 讲授法,任务教学法

教学地点

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校内实训(实验)室

教学及参考资料

 课本、挂图

练习与习题建议

现场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学生自主互相测评 

  20%

 

项目二

了解公差配合的基本知识

学时

理论

 

实践

 

一体化

 10

学习目标:概括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包含知识、技能等目标

1.了解国家标准中有关公差、配合等方面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

2.熟悉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掌握极限与配合方面的基本计算方法及代号的标注和识读。

3.了解形位公差的基本内容,理解形位公差代号的含义,掌握形位公差代号的标注方法。4.了解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及基本的检测方法,掌握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的注法。

主要内容(标注重点和难点)

主要教学方法

重点:

1.描述公差的概念;

2.识读公差的图纸。

难点:

1. 掌握标注公差的方法;

2.掌握各种公差的计算方法。

 

 

 讲授法,任务教学法

教学地点

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校内实训(实验)室

教学及参考资料

 课本

练习与习题建议

现场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学生自主互相测评 

  20%

 

项目三

汽车的运动及受力分析

学时

理论

 

实践

 

一体化

 15

学习目标:概括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包含知识、技能等目标

1.能复述静力学基本概念。

2.能复述平面力系基本概念会对受平面汇交力系作用的机件进行受力分析。

3.能说出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相关的概念。

4.能概述滑动摩擦定理、摩擦角及自锁现象。

5.能说出刚体定轴转动的概念。

6.能够说出刚体定轴转动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概念。

主要内容(标注重点和难点)

主要教学方法

重点:

1.静力学基本概念。

2.平面力系基本概念。

3.平面汇交力系受力分析。

4.力偶、力矩的概念。

难点:

1.汽车运动件的摩擦分析。

2.汽车飞轮、车轮转速测定。

3.转速与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

 

 

 讲授法,任务教学法

教学地点

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校内实训(实验)室

教学及参考资料

 课本

练习与习题建议

现场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学生自主互相测评 

  20%

 

项目四

汽车常用机构的认识

学时

理论

 

实践

 

一体化

 10

学习目标:概括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包含知识、技能等目标

1.理解汽车常用机构中分类、特点。

2.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工作特性。

3.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别方法。

 

主要内容(标注重点和难点)

主要教学方法

重点:

1.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类型。

2.曲柄存在条件。

3.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

难点:

1.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讲授法,任务教学法

教学地点

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校内实训(实验)室

教学及参考资料

 课本

练习与习题建议

现场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学生自主互相测评 

  20%

 

项目5

汽车维修工具、量具的使用

学时

理论

 

实践

 

一体化

 15

学习目标:概括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包含知识、技能等目标

1.能用常用测量工具规范的、准确的测量各数据。

2.能说出量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能正确使用汽车维修常用工具。

4.能说出汽车维修常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主要内容(标注重点和难点)

主要教学方法

重点:

1.简单测量工具的使用。

2.游标卡尺的使用。

3.千分尺的使用。

4.百分表与千分表的使用。

难点:

1.扭转旋具类工具的使用。

2.钳子和夹紧类工具的使用。

3.击打、切割 类工具的使用。

 

 

 讲授法,任务教学法

教学地点

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校内实训(实验)室

教学及参考资料

 课本

练习与习题建议

现场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学生自主互相测评 

  20%

八、课程实施

1.教学方法建议

建议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资源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学场所中应设置理论教学区和实操教学区,最好在理论教学区中还能设置学习讨论区,配备课程中各学习任务所需的挂图、汽车零部件实物、汽车常用工量具和计算机网络资源查询等;为保证教学的效果,建议每位指导教师负责组织和指导20~25个学生,学生分组控制在6~8人/组;教师在讲授或演示教学中,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配备丰富的课件、DVD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任务教学法:从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出发,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在教学目标上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它强调教学中学生基本心理的满足,特别是归属感和影响力,具有较强的情感性。它强调教学只有创造条件,通过一系列任务的完成,满足学生的归属感和影响力,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得好。任务型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都充满了情意色彩。

2.师资条件要求

本课程教学团队共有专任教师2名,企业兼职教师1名,是一支校企共建、“双师”特色鲜明的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教学团队。

3.教学条件基本要求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绘图工具

/

学生自备

2

丰田8A-FE发动机台架  

8

共用

3

手动变速器台架

8

共用

4

离合器总成台架

8

共用

5

液压制动器总成

8

共用

6

驱动桥总成台架

8

共用

7

工作台

8

共用

8

拆装专用工具

2

与汽车和各总成配套(共用)

9

常用工具

8

或采用48件套装工具

10

工具车

8

共用

11

零件车

8

共用

12

支架百分表

8

共用

13

游标卡尺

8

共用

14

外径千分尺(0-25mm2550 mm5075 mm75100 mm

8

共用

 

 

4.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专业名词要规范,技术用语要准

确,插图无原则性错误。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通俗易懂,便于学生阅读。有一定的补充阅读材料,并向学生提供查找有关资料的线索,引导学生体会并逐步掌握学习汽车专业知识的方法。具备按照本标准制订的测试题,要有一定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学习内容,应及时地利用反馈信息,不断修订、新测试题,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推荐选用王红生,武震宇,何高山主编的《汽车机械基础》。

 

九、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1) 建立过程评价(任务评价)与期末评价(卷面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评价的重要性。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工作任务单、综合实践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完善过程评价(项目评价)和期末评价考核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60%,期末考评占40%。具体考核要求详见下表:

 

考评方式

过程评价(项目评价)60%

期末评价(卷面考评)

40%

素质评价

任务单评价

实操(作业)评价

10%

20%

30%

40%

考评实施

由教师、组长和小组代表分别填写

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操作考评

按照学校教务处组织考评

考评标准

根据遵守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生产纪律等情况进行打分

完成工作单记录情况进行打分

任务方案正确14分、工具使用正确6分、操作过程正确14分、任务完成良好6

建议采用多种题型进行考核

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本项目记0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中职三年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二、课程性质

中等职业教育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等非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包含了电工电子技术中最基本的内容,使学生掌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必备的电工和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电子技术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同时,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它的任务是:阐明直流电路和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电磁现象的基本现象和规律;晶体二极管、三极管和晶闸管的等特性及其应用;低频放大电路、脉冲数字电路、直流电源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参考学时

中等职业教育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数建议为56学时,这一课程的教学统一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具体学时分配建议在第七部分:内容纲要中

四、课程的基本理念

中等职业教育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根据社会发展、学生发展的需要,精选最基本的体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基础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增加一些问题探究等内容,构建简明合理的知识结构。中等职业教育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要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导向,以提升学生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知识,了解焊接设备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安全技术能力、以提高焊接职业素质、符合焊接职业资格标准的需要为目标,以强化汽车应用为重点。

在本课程的实施中,要根据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与学生认知基础相适应的逻辑推理、数据处理等能力要求,适度加强贴近生活实际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相关的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意识,避免繁杂的运算。同时,要展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为学生提供感受和体验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五、课程设计思路

中等职业教育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以“凸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地位,理论教学为实习服务,根据企业需要,本着必需、够用原则,将内容模块化,教与学进程一体化”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电路基础、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这四部分内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彻底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设计思路,紧紧围绕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突出项目任务与电工电子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电工电子知识,增强理论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本课程内容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职业技能训练,精选教学内容,改变“难、繁、旧、偏”和“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增加与各专业岗位直接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实现各专业课程内容与对应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以及安全生产相一致,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内容新、方法活、手段宜。

本课程内容由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两部分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选学模块是适应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需要,以及汽修行业、地域、学校的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选学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建议利用课余时间或晚自习时间教学,供参考。

六、课程目标

学习并掌握关于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实例,启迪思维模式,联系实际应用,建立科学的、辨证的思维方法,掌握解决有电工电子技术方面问题的分析方法,给予学生有益的启发,拓展学生的眼界。

㈠、知识目标:

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理解电路和磁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会使用常用电工电子工具与仪器仪表;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电子元件,理解半导体元器件和低压控制电器的结构、特性及应用;能处理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与实训中的简单故障;掌握电工电子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

㈡、职业技能目标: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认知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熟练使用常用的电器仪表,能阅读和分析简单的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的方框图。

㈢、职业素养目标:

通过参加电工电子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电子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精神及科学的工作态度。

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为学生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服务,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服务,为学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七、内容纲要

项目

任务

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活动设计

参考课时

项目一、直流电路

任务一、电路模型、电路基本物理量

任务二、电路的基本定律

任务三、有源电路的等效变换

任务四、直流电路的分析计算

1、掌握电路物理量和电路元件。

2、理解电阻、电感、电容,会使用仪器测量电流、电压等。

3、掌握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1、用示波器测量某一节点的输入电流与输出电流间的关系,使用电压、电流表测量回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电流,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2、使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问题。

3、根据给定的原理图连接线路。

4

项目二、正弦交流电路

任务一、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任务二、交流电路中的三种基本元件

任务三、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电路

任务四、线圈和电容并联的电路、功率因数的提高

任务五、谐振电路

任务六、三相交流电路

1、掌握正弦交流电路的三要素和相量表示法并会应用。

2、熟练掌握电阻、电感、电容元件串联的交流电路。

3、掌握电阻、电感、电容元件串联的交流电路的计算。

4、掌握简单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计算。能够独立完成日光灯电路的连接实验。

1、学会维修单相交流电路中出现的故障。

2、设计一个电路,测试电感元件在交流电路中的特性。

3、按照日光灯的原理图接线,找出能使日光灯达到最亮的方法,计算各元件的参数值。

4、设计一个电路,测试电阻元件在交流电路中的特性。

5、设计一个电路,测试电容元件在交流电路中的特性。

6

项目三、三相交流电路

任务一、三相交流电源

任务二、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任务三、负载的三角形连接

任务四、三相电路的功率

任务五、安全用电

1、会简单计算三相对称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

2、了解中线的作用。

3、了解人体触电的知识,掌握触电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急救知识,了解防雷技术。

4、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和重要性。

5、了解接零、接地保护的作用和使用条件。

1、学会维修三相交流电路中出现的故障。

2、将三相交流电流接到电机上,其间串接电流表、电压表以及功率表,看看数值的规律,并与计算值相比较,得出结论。

3、了解工厂供电与电气测量的基本知识。

5

项目四、磁路与变压器

任务一、磁场、磁路和交流铁芯线圈电路

任务二、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任务三、特殊用途变压器

1、掌握磁场的基本物理量定义及表示法;掌握安培环路定律的实质,了解其应用。

2、了解铁磁性材料的特性,掌握磁路欧姆定律的实质,了解其应用;了解磁路和电路欧姆定律的异同点。

3、掌握电磁感应定律的实质及了解其应用;了解直流电磁铁的特性及应用;了解自感、互感及涡流的特性及应用。

4、掌握变压器功能、分类及工作原理,学会使用及维修变压器。

1、在电路中,用右手螺旋法则判断磁场方向。

2、拆开变压器外壳,查看里面构造,测定同名端

3、观察变压器的外观,铭牌,了解变压器的一般知识,使用的场合以及条件。

4、将变压器接入电路中,用示波器测出各个元件的参数。

5、单相变压器空载、负载实验

6、验证变压器的变压、变流特性。

3

项目五、交流电动机及控制

任务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任务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使用维护工作原理

任务三、单相异步电动机

任务四、其他常用电动机

1、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机械特性,了解铭牌和技术数据的意义。

2、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和反转的方法,了解调速方法及其发展。

3、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特点及应用。

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极数与转速、构造、转矩及特性,起动、调速与制动;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特点。

1、了解鼠笼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名牌和技术数据的意义。

2、掌握鼠笼式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和反转的方法。了解调速方法及其发展。

3、了解线绕式三相异步机和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特点及应用。

4

项目六、低压电器和控制电路

任务一、常用低压控制和保护电器

任务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电路

1、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功能图形符号主要规格

2、掌握鼠笼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启动电路反转及限位控制电路

1、学会安装、调试、使用和维护各种低压电器和控制电路。

2、实践安装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直接启动电路反转及限位控制电路

3、了解低压电器的结构和功能。

4、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的自锁、联锁以及行程和时间控制的原则,了解过载、短路和失压保护的方法。

5、能读懂简单的控制电路原理图。

4

项目七、半导体器件及应用

任务一、半导体二极管

任务二、半导体三极管

任务三、晶闸管

1、掌握PN结单向导电性,了解半导体二极管的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和主要参数。

2、了解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主要参数、电流放大作用,三种工作状态(截止、放大、饱和) 。

3、了解晶体管、晶闸管、场效应管的特性和参数。

1、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的测试。

2、晶体三极管放大器的试验。

3

项目十、整流及稳压电路

任务一、整流滤波电路

任务二、稳压电路

任务三、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

1、了解单相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了解集成稳压器的应用。

3、掌握晶闸管的结构特性,懂得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4、懂得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三端稳压集成电路的应用。

1、对于整流滤波,可作演示实验以加深印象。

2、熟悉单相半波、全波、桥式整流电路。

3、观察了解电容滤波作用和二极管整流滤波稳压电路。

4、掌握调压器、稳压电源、滤波电抗器、滑杆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能够利用对电路进行改造。

4

项目八、放大电路和集成运算放大器

任务一、基本放大电路

任务二、反馈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

任务三、功率放大器

任务四、集成运放及其应用

1、正确理解半导体三极管共发射极交流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正确理解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放大倍数。

3、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估算法,小信号等效电路法。

4、了解共射极放大电路、集电极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和互补对称放大电路的特点和应用。

5、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及其电压的传输特性。

6、了解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和特性。

7、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方式、同相输入方式及差动输入方式。

8、正确分析计算比例运算、加法运算、减法运算、积分运算和微分运算。

9、了解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和保护电路。

10、掌握低频放大电路结构和分析方法。

11、懂得多级放大器的耦合方式和分析方法。

12、掌握负反馈对放大器的影响和正弦波振荡器。

1、对低频电压放大器,要作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2、采用比较法教学,明确各电路的异同点。

3、熟悉电子元器件。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4、学习测量放大器Q点,AVriro的方法,了解共射极电路特性。学习放大器的动态性能。

5

项目九、数字电路基础

任务一、概述

任务二、逻辑代数

任务三、基本逻辑门电路、

任务四、集成门电路

任务五、集成触发器

任务六、基本数字部件

1、掌握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和异或门的逻辑功能,了解TTL门电路的特点。

2、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法则,能应用逻辑代数分析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

3、了解加法器、8421编码器和二进制译码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4、掌握RS触发器、JK、D、T触发器的工作原理、逻辑功能,了解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转换方法。

5、理解寄存器的工作原理,理解二进制计数器和十进制计数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

6、熟悉555集成定时器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基本应用

7、了解A/D和D/A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功能典型应用

1、数字电路要突出逻辑功能和逻辑表示方法。

2、加强管理、指导,作好实验。

3、编码器、译码器和数码显示器的性能检测。

4、熟练掌握标准与非门实现逻辑电路变换的技巧。

5、掌握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方法,了解逻辑门对数字信号的控制作用。

6、熟悉掌握A/D和D/A转换的工作原理

7、555集成定时器功能测试

8、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熟悉555集成定时器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

8

项目十、电工电子测量仪表

任务一、电工仪表及测量

任务二、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

任务三、单相交流电能的测量

1、了解电工仪表的基本知识、分类及选用。

2、掌握直流及交流电流、电压的测量的原理和直接测量方法。

3、了解增大电流、电压测量量程的方法,掌握用欧姆表及兆欧表测量电阻的方法。

4、了解单相交流电能的测量方法。

5、了解万用表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1、了解电工实验室的规则、安全操作规程及实验进行方法。

2、了解常用的电表、电气设备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电流表、电压表和万用表的使用。

4、学会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的极性、晶体管质量的好坏以及晶体管管型。

4

项目十一、汽车微机控制系统介绍

任务一、汽车微机控制概述

任务二、汽车微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1、了解汽车微机控制的优点。

2、掌握汽车微机控制主要项目。

3、了解汽车微机控制的分类。

4、了解电控单元的知识。

5、掌握传感器的知识。

1、汽车微机控制的安装、拆卸、测试和维护。

2、电控单元和传感器的安装、拆卸、测试和维护。

4

总课时

 

56

八、 实施建议

㈠、教学建议

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电工电子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适应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可通过对选学模块教学内容的灵活选择,体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要求的差异性。教学过程中,应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

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积极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电工电子技术基本理论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或典型电工电子产品的制作等,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本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选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可采用讲授、演示、实验、讨论、参观、制作等形式开展教学。

对教学内容中的“项目三、电工仪表及测量热现象及应用”、“ 项目七、供电及安全用电”和“项目十六、应用实例和读图”三个项目,建议采用案例教学法。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贴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需求,重点选择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专业联系最密切、应用最广泛的教学内容。如果需要,也可以自行补充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实践活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教学大纲和本课程标准中所设计的实践活动,供教师参考,教师还可以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需求、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自行设计实践活动内容。

㈡、评价建议

1. 目的和功能

本课程的考核与评价要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改革单一考核方式,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要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树立。

本课程的考核与评价要坚持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使考核与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本课程的考核与评价应体现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导向和发展的功能,尤其要注重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以达到本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

2. 方法建议

要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考核与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并结合学生的态度和情感进行。

⑴、教师应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样化、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如采用笔试、实验操作、专题研究、行为观察、成长记录档案、实践活动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水平。积极创设学生参与评价活动的氛围和条件,学生通过记录学习过程,记录有代表性的事实,展示自己学习的进步。

⑵、评价结果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具体评价方式与标准,可根据评价对象和内容来确定。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职业能力的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评价理念,更多地关注学生做了什么,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

㈢、教科书编写建议

教科书编写应以教学大纲和本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覆盖相应的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的内容,应能满足课程教学目标,且符合教学大纲规定的难度,并与教学时数安排相匹配。具体建议如下:

⒈ 教科书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可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需求和不同教学模式编写相应教科书。

⒉ 教科书应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将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注意反映电工电子技术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⒊ 教科书应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征、阅读特点和技能形成规律,适应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应努力提供多介质、多媒体、图文并茂,满足不同教学需求的教材及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比较全面的支持。名词术语、文字、符号、数字、公式、计量单位等的运用要准确、规范、统一,符合我国相关标准与规范。

⒋ 教科书应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既要具有通用性,又要体现针对性,处理好模块之间的关系。

㈣、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教师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电汽车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的整合,努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媒体技术的优势,合理运用多种媒体组合,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教学工具和教学环境,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与各种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有机结合,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也可用于情境创设、协作交流等教学活动,有利于创建符合个性化学习及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环境,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九、教学条件

㈠、硬件建设

中等职业教育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开设需要具备多媒体教室、电工电子实验实训基地。

㈡、师资队伍建设

⒈ 专业课方面,教师队伍应该来自社会,并且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应该有双重身份,既是校园里的教师,又是企业的工程师,国家应该为教师建立这样的平台。

⒉ 基础课方面,教师应该具有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极强的组织能力,通过组织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自我展现能力。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教学模式在中等职业学校无疑是强有力的。所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年轻化中追求成熟化、时代化、科学化。

⒊ 目前我校有电工电子方面的老师有6人,学校通过培训、交流、转岗、招聘等形式扩大教师队伍,同时加强现有的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专业课教师定向、定位、定人。把专业老师向精、熟、专方面发展。

 

 

 

 

Tags: 责任编辑:苏昕阳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教师优秀课件 下一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