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育》课程标准
一、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幼儿园保育》是研究幼儿生理解剖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维护和增进幼儿身体健康,促进幼儿正常发育的一门科学。本课程是学习“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等课程的基础。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各部分机能尚不成熟,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因此,了解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做好幼儿的保育工作,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是一项日常重要的工作,关系到下一代人的身体素质。通过《幼儿园保育》课程内容的学习与实践活动要求幼儿保育专业的学生理解并掌握幼儿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幼儿的心理卫生知识、幼儿园教育活动卫生以及物质环境卫生、幼儿的营养膳食以及常见疾病、常见的护理技术和急救技术等。能分析幼儿实际生活中的卫生现象,采取正确的措施保证幼儿的健康,同时提高自身的卫生水平,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保育员做好准备。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与掌握保育工作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2.了解幼儿一日生活的安排与卫生要求、及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
3.了解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内容;
4.了解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等学前儿童常见病的病因、表现及预防;
5.了解儿童孤独症、儿童多动症等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症状、诱因及矫正。
(二)能力目标
1.懂得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利用大脑皮质活动的三大规律;
2.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幼儿的身高、头围,会看身高发育标准曲线图;
3.能运用营养学基础知识及配膳原则对幼儿食谱进行分析评价;
4,。能对幼儿常见意外进行初步处理:
(三)素质目标
1.具备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素质;
2.具备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素质;
3.具备对实际问题的处理应对能力素质;
4.具备较高的卫生保健和心理调适能力素质。
三、课程内容设计及学时分配表
知识模块
|
章节
|
教学内容
|
讲授学时
|
第一模块 保育工作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
项目一项目二项目三项目四项目五项目六项目七项目八
项目九项目十
|
环境卫生
消毒工作
晨、午、晚检
组织并指导幼儿进餐
指导幼儿饮水
指导并照顾幼儿盥洗和如厕
指导幼儿午睡
特殊儿童的保育
常用护理技术
物品与设备管理
|
12
4
4
6
4
6
6
4
6
6
|
第二模块 配合教学活动
|
项目一项目二
|
配合室内教学活动
配合室外教学活动
|
72
|
第三模块 安全工作
|
项目一项目二项目三
|
常规工作中的安全措施
防止意外伤害
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
|
72
|
合计
|
216
|
四、教学方法与建议
(一)课堂教学与训练
采用讲授、角色扮演、情境模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利用挂图、模型、幻灯、投影、动画等方法辅助讲解,用生动形象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学习病儿护理技能和意外事故急救处理时,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采用情景模拟手段,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动争操作,使学生能真正掌握护理和意外事故急救处理技能。
为了配合课堂教学,安排有课程实习见习,讲授学习幼儿健康检查和评价时,安排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实习操作;学习托幼园所保健内容时,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实习,并要求写出实习报告。
(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加强课程实践教学,运用实训室,为学生上见习和实训课;组织学生到附近幼儿园去了解、观察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了解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参规省级示范幼儿园的房舍、设备布局和卫生管理措施,听园长介绍卫生保健工作制度和对幼儿常见病与传染病的管理,考察幼儿园幼儿卫生要求与做法,观察幼儿的课外活动和课上表现等。既使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实践的能力。
五、课程考核
考试采用闭卷式,以百分制评分。
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4:6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1.选用教材:陈华、张海丽主编《幼儿园保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主要教学参考书目:万铸编著.幼儿卫生保育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