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骨干专业
申 报 表
申报单位(公章)河北省遵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申报单位法人代表 张建国
申 报 日 期 2021 年 11 月 25 日
河北省教育厅制
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名称
|
河北省遵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
主管部门
|
遵化市教育局
|
校长姓名
|
张建国
|
联系电话
|
13483480001
|
建校时间
|
1993年
|
负责人姓名
|
孟凡正
|
联系电话
|
13832932343
|
邮箱
|
zhzjxmb@163.com
|
校园面积
|
24万M2
|
校舍建筑面积
|
8.06万M2
|
已被认定的称号
|
国家示范校□
|
国家示范专业点(试点)□
|
国家级重点☑
|
省级重点□
|
其他:1、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省级示范校
|
已被支持的项目
|
国家级实训基地□
|
省级实训基地□
|
省级校企合作项目□
|
其他:1、 ;2、 ;3、
|
中职学历教育
在校学生总数
|
当年度
招生人数
|
当年度
毕业人数
|
近三年培训人数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3885人
|
1174人
|
722人
|
6857人
|
7569人
|
7868人
|
教职工总数
|
299人
|
专任教师总数
|
213人
|
兼职教师总数
|
25人
|
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
|
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人数、比例
|
本科学历专任教师人数、比例
|
100%
|
12人,5.6%
|
204人,96%
|
专任教师职称
|
专任教师双师型(专业职称或职业资格证)
|
高级
|
中级
|
初级
|
高级
|
中级
|
56人26.3%
|
68人31.6%
|
61人28.3%
|
40人,51.9%
|
37人,48.1%
|
有无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网 址
|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范围
|
计算机总数
|
多媒体教室
|
电子阅览室
|
…
|
信息化设备(一)
|
信息化设备(二)
|
…
|
有☑, 无□
|
全覆盖
|
947套
|
96间
|
3套
|
|
|
|
|
实训实验设备总值
|
1822.52万元
|
学校实训面积总数
|
2.25万M2
|
藏书(含 电子图书)
|
11.8万册
|
开办的主要专业名称
|
开办年份
|
当年招生数
|
现有在校生数
|
当年毕业生数
|
数控技术应用
|
2008
|
215
|
621
|
91
|
电子商务
|
2016
|
134
|
246
|
36
|
幼儿保育
|
1996
|
195
|
644
|
105
|
旅游服务与管理
|
2001
|
101
|
276
|
93
|
机电技术应用
|
1993
|
179
|
727
|
115
|
汽车运用与维修
|
2014
|
120
|
381
|
92
|
计算机平面设计
|
2000
|
173
|
634
|
74
|
其他学历教育形式
|
1、函授教育
|
培养人数
|
603人
|
2、
|
培养人数
|
|
申报骨干专业的基本情况
申报专业名称
|
汽车运用与维修
|
专业类
|
交通运输类
|
代码
|
700206
|
面向的职业岗位
|
汽车维修工
|
近三年参加的职业或执业资格认证
|
2019年
中级工证
|
2020年
中级工证
|
2021年
中级工证
|
|
|
参加人数
|
106
|
190
|
92
|
|
|
通过率
|
98.11%
|
98.42%
|
98.91%%
|
%
|
%
|
申报专业连续举办年数
|
申 报 专 业 在 校 学 生 数
|
总数
|
一年级学生
|
二年级学生
|
三年级学生
|
7
|
381
|
120
|
177
|
84
|
近三年累计
毕业生总数
|
当年毕业生
|
上年毕业生
|
前年毕业生
|
人数
|
就业/对
口就业率
|
对口
升学率
|
人数
|
就业/对
口就业率
|
对口
升学率
|
人数
|
就业/对
口就业率
|
对口
升学率
|
388
|
92
|
100%
|
92.39%
|
190
|
100%
|
92.1%
|
106
|
100%
|
92.45%
|
申报专业近三年社会培训情况
|
当年培训人数
|
380
|
上年培训人数
|
362
|
前年培训人数
|
324
|
本专业教师数
(人)
|
学历(人)
|
职称(人)
|
专业职称或职业资格证(人)
|
师生比
|
研究生
|
本科
|
高级
|
中级
|
初级
|
高级
|
中级
|
29
|
0
|
25
|
7
|
9
|
8
|
17
|
|
1:15.3
|
本专业带头人
|
姓名
|
学历
|
教师职称
|
专业职称
|
职业资格证
|
所学专业
|
王玉双
|
本科
|
高级
|
|
电工高级
|
计算机科学
|
吕凤娟
|
本科
|
高级
|
|
汽车维修高级
|
|
本专业“双师型”教师数
|
17
|
本专业“双师型”教师占比
|
68%
|
本专业实训面积总数
|
本专业
设备总值
|
本专业
藏书数量
|
本专业
期刊种类
|
本专业
教室
|
本专业
实训室
|
0.39万M2
|
302.25万元
|
1.2万册
|
8种
|
间数
|
8个
|
间数
|
5个
|
座位数
|
488
|
工位数
|
160
|
本专业实验自开率
|
100%
|
本专业校内实训开出率
|
100%
|
本专业具有的优质教学资源
|
一、有汽车校外实训基地三个,对外承揽汽车维护、汽车修理、汽车钣金、汽车检测等业务;建设有5个校内高标准汽修实训室,能够满足学生校内实习。
二、学校与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同时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达成长期用工协议,并接纳我专业学生进行二年级的工学交替实践教学和第三学年的顶岗实习,向我校捐赠汽车。
|
本专业参加省级以上技能或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奖情况
|
学生技能大赛:
2021年获河北省中职院校技能大赛汽车机电维修团体三等奖
2021年河北省职业技能大赛唐山市选拔赛汽车机电维修获团体三等奖。
教师技能大赛:
常文娟在2019年二十三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大赛课件制作获国家级二等奖;
吴秀娟在2019年二十三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大赛微课制作三等奖
王晓慧在2021年二十五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大赛微课获省级一等奖;
|
本专业适
应区域经
济社会发
展情况和
发展前景
|
随着京津冀经济协调发展,区域内多家汽车生产、销售及维修企业异军突起,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对机械制造、维修、销售等领域的人才需求逐年增加。我校汽车维修专业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满足了岗位需要,成为区域经济建设中该行业发展主要的人力支撑。
|
近三年本专业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的措施
|
一、规范教学管理
1.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学校实行校处部三级管理,教学副校长分管教学,另外设置了教务处、教研处、实训处、就业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协助专业部进行教学管理,专业部设置了主任和主任助理,主抓专业部的教育教学工作,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制订了教学建设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管理等制度以规范管理,制度健全且执行良好。建立了包括教学督导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等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监控机制,落实督导听课、专业部主任听课、教务处主任听课等环节,坚持同行评教、学生评教、教师评学以保证教学质量,通过举行公开课和学生座谈会以掌握教学信息和维护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科学规范教学行为。认真落实学校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将《教师量化考核办法》、《专业部量化考核办法》、《骨干教师评选办法》、《外聘教师管理办法》、《双师素质教师管理办法》、《实验实训教学管理制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说明》、《教学管理规定》等相关制度与日常教学督导紧密结合,做到了日检查、周汇总、月量化,考核成绩与教师评优评先、晋职晋级挂钩,极大的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规范了日常教学行为,实现了专业教学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
3.重视专业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专业部有专门的资料管理人员,有专门的资料管理场室。学期初布置教师认真研究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时检查教学日志、教案、实训报告等,学期末对教师授课计划、课件、教案、考试试卷进行汇总归档,做到了教学管理档案齐全,分类科学,收集完整,装订规范。教研处对教师的论文发表,科研课题,教材编写进行学年汇总与统计。对学生考试记录,学生成绩评定,学生考试答卷,实训报告,顶岗实习报告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归档程序。对专业课程实行了课程负责人制,对课程资料进行专人管理和收集,推动课程建设,从而推动专业建设。
二、深化教学改革
1.“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建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多名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定期召开会议开展活动,研究专业建设方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开发校本教材,形成了校企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按照企业人才需求标准,确立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即把学生在校的三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学年依托学校实习场室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第二学年以工学结合形式在县内学校附近汽修实习基地以及学校的实习车间进行学习,第三学年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2.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
紧紧围绕企业需求,以培养学生岗位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企业调研,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第二阶段: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编写教学工作页;第三阶段,实施“一体化”教学,总结修订工作页,编写校本教材,形成成果。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将企业需求和岗位技能纳入教学内容,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文化课-理论课-实训课”三级分段式的课程体系,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高度融合一体,实现了教学实践的一体化。
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教、学、做”一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开展项目教学,将企业工作任务引入到教学中,注重教学效果提高,鼓励学生参与,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多媒体、仿真软件、专业网络资源平台,将知识的传授从静态转化为动态,将学习的过程丰富起来,提高教学现代化水平。
三、改革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构建了多元化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实施学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的学生评价机制,将企业鉴定和学生自主评价纳入学生综合考评之中,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更新考试观念,改革传统考试制度,将学生完成的每一个工作任务,记入学生考试成绩,注重了过程管理,提高了学习效果。
|
近三年
专业建
设的主
要经验
和成效
|
一、规范教学管理
1.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学校实行校处部三级管理,教学副校长分管教学,另外设置了教务处、教研处、实训处、就业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协助专业部进行教学管理,专业部设置了主任和主任助理,主抓专业部的教育教学工作,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制订了教学建设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管理等制度以规范管理,制度健全且执行良好。建立了包括教学督导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等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监控机制,落实督导听课、专业部主任听课、教务处主任听课等环节,坚持同行评教、学生评教、教师评学以保证教学质量,通过举行公开课和学生座谈会以掌握教学信息和维护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科学规范教学行为。认真落实学校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将《教师量化考核办法》、《专业部量化考核办法》、《骨干教师评选办法》、《外聘教师管理办法》、《双师素质教师管理办法》、《实验实训教学管理制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说明》、《教学管理规定》等相关制度与日常教学督导紧密结合,做到了日检查、周汇总、月量化,考核成绩与教师评优评先、晋职晋级挂钩,极大的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规范了日常教学行为,实现了专业教学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
3.重视专业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专业部有专门的资料管理人员,有专门的资料管理场室。学期初布置教师认真研究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时检查教学日志、教案、实训报告等,学期末对教师授课计划、课件、教案、考试试卷进行汇总归档,做到了教学管理档案齐全,分类科学,收集完整,装订规范。教研处对教师的论文发表,科研课题,教材编写进行学年汇总与统计。对学生考试记录,学生成绩评定,学生考试答卷,实训报告,顶岗实习报告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归档程序。对专业课程实行了课程负责人制,对课程资料进行专人管理和收集,推动课程建设,从而推动专业建设。
二、深化教学改革
1.“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建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多名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定期召开会议开展活动,研究专业建设方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开发校本教材,形成了校企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按照企业人才需求标准,确立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即把学生在校的三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学年依托学校实习场室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第二学年以工学结合形式在县内学校附近汽修实习基地以及学校的实习车间进行学习,第三学年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2.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
紧紧围绕企业需求,以培养学生岗位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企业调研,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第二阶段: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编写教学工作页;第三阶段,实施“一体化”教学,总结修订工作页,编写校本教材,形成成果。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将企业需求和岗位技能纳入教学内容,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文化课-理论课-实训课”三级分段式的课程体系,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高度融合一体,实现了教学实践的一体化。
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教、学、做”一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开展项目教学,将企业工作任务引入到教学中,注重教学效果提高,鼓励学生参与,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多媒体、仿真软件、专业网络资源平台,将知识的传授从静态转化为动态,将学习的过程丰富起来,提高教学现代化水平。
三、改革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构建了多元化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实施学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的学生评价机制,将企业鉴定和学生自主评价纳入学生综合考评之中,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更新考试观念,改革传统考试制度,将学生完成的每一个工作任务,记入学生考试成绩,注重了过程管理,提高了学习效果。
|
近三年
专业建
设的主
要经验
和成效
|
一、 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
1.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年学生以校内基地实训为主,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中完成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的训练。第二年与企业合作,以产教结合和工学交替为主要形式,参与实际生产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三年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和学校双方共同指导,校企携手,全程管理,提高学生应岗能力。
企业提出用人需求和质量标准,专业和企业共同开发以解决生产问题为中心的专业核心课程和与生产实际工作岗位相一致的典型工作任务,制定教学计划,完善课程教学管理制度,最后专业与企业共同完成对学生工作和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
继续深化与企业的工学结合。在稳固与遵化县新世纪汽修厂等多家企业合作的基础上,开发新的合作项目,加大生产性实习比例,组织学生直接深入企业,逐步使生产性实训占实践课时50%以上,实现教学效果与经济效益双赢。
继续推行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企业生产加工工艺的制定、程序编制、操作加工、产品测量的全过程,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按基本职业能力、核心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组建由企业专家、教育专家和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建设系列实用教材,制作教学课件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进行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为一体的教学内容改革。
二、师资队伍建设
落实《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培养计划》,疏通“321队伍建设渠道”,即三个培训渠道(业务培训、实践培训、生产培训),两个取证渠道(学历证、职业资格证),一个外聘渠道,实施“三个培养”,即专业带头人项目培养,骨干教师任务(课程标准、教学项目计划)培养,双师教师校企合作(进厂实践、产教结合)培养。
培养专业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6人, 25名专业教师有17名教师为“双师型”教师。三年中,3人在省级以上教学大赛中赛获奖。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1.专业建设机制
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专业建设长效运行机制,定期召开校企合作相关会议,立足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课程改革和实训基地建设,长远规划专业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2.工学结合机制
成立了工学结合组织机构,先后与长城汽车天津分公司、东林汽车修理厂、庆丰汽车修理厂等4家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工学结合,提升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3.实训基地共建机制
完成了“校中厂”“厂中校”为目的的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了教学与生产的“零距离对接”。新增天津雷沃动力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2家,拓展学生实习岗位80个。
4. 校企融合的专业文化建设
在学校的统一规划下,以育人和企业文化进专业为重点,进行专业文化建设。开展了“学传统文化,做有德青年”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文学弟子规,武练太极拳,特色活动卓有成效,已在全校推广;实习场室推行“7S”管理,现场管理活动进一步深入,职业氛围更加浓厚。
|
今后三
年加强
专业建
设的规
划措施
|
1.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增加硬件投入,建设仿真实训室一个;继续拓展校外实训基地,进一步开展与长城汽车的深度校企合作。
2.调整专业方向,增加汽车钣金喷漆、汽车美容装潢等。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内培外引,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4.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
申报骨干专业的教学安排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总
学
时
|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第三学期
|
第四学期
|
第五学期
|
第六学期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公共基
础课程
占总学时比例
25.6%
|
语文
|
144
|
2
|
2
|
2
|
2
|
|
|
数学
|
72
|
2
|
2
|
|
|
|
|
英语
|
72
|
2
|
2
|
|
|
|
|
体育
|
144
|
2
|
2
|
2
|
2
|
|
|
历史
|
72
|
1
|
1
|
1
|
1
|
|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36
|
2
|
|
|
|
|
|
职业生涯规划
|
36
|
|
|
1
|
1
|
|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72
|
2
|
2
|
|
|
|
|
劳动教育
|
144
|
2
|
2
|
2
|
2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36
|
1
|
1
|
|
|
|
|
小计
|
828
|
16
|
14
|
8
|
8
|
|
|
专业课程占总学时比例
74.4%
|
核心课程
占总学时比例
38.9%
|
机械制图
|
72
|
4
|
|
|
|
|
|
汽车电工电子
|
72
|
4
|
|
|
|
|
|
Auto CAD
|
108
|
3
|
3
|
|
|
|
|
汽车机械基础
|
108
|
3
|
3
|
|
|
|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
144
|
|
4
|
4
|
|
|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
108
|
|
6
|
|
|
|
|
汽车发动机电控制系统检修
|
108
|
|
|
6
|
|
|
|
汽车液压与气动技术
|
108
|
|
|
6
|
|
|
|
汽车悬架、转向系统与制动系统检修
|
72
|
|
|
4
|
|
|
|
汽车车身电气系统检修
|
180
|
|
|
|
10
|
|
|
汽车维护
|
180
|
|
|
|
10
|
|
|
小计
|
1260
|
14
|
16
|
20
|
20
|
|
|
特色课程
35.5%
|
阅读与欣赏
|
36
|
|
|
2
|
|
|
|
音乐欣赏
|
36
|
|
|
|
2
|
|
|
顶岗实习
|
1080
|
|
|
|
|
30
|
30
|
小计
|
1152
|
|
|
2
|
2
|
30
|
30
|
合计
|
324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标准
(2019版)
学时:90 学分:3.5 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 专业名称及代码 汽车运用与维修 700206
第一部分 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面向汽车售后服务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构建于《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概论》、《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零件测绘》、《金工实习》等课程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轿车结构与维修为主要内容,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利用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对发动机机械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及零部件检修,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本课程为学生获取汽车维修中级职业证书提供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支持。
二、课程基本理念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把知识点穿插在实例中进行教学,一方面启迪学生去思考实例是如何实现的,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操作完成实例的创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维修的技巧。教师应重视实例的选择,要求实例能突出新知识点,同时也兼顾旧知识点,操作的难度要适中,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启迪和帮助能够完成教学任务。
三、课程设计思路及依据
1.设计思路
本课程采用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首先用比较浅显、有趣的技法处理常见的汽车机械故障,使学生快速建立对本课程的兴趣,从而学生得以能快速入门,了解和掌握 :汽车发动机拆装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接着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技巧;
2.设计依据
以《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 号)和《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 号)和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为指导,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依据汽车发动机维修技师人才的社会需要,制定了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标准。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体目标
通过学习情境教学及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的活动,重点培养学生“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测与维修”的核心职业能力。使学生能够进行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维护、故障诊断、故障部件的拆卸与更换、安装与调试。对学生汽车检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的职业素质养成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承接前修课程的能力培养,并为后续课程的综合能力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能进行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维护及典型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并注重培养爱岗敬业、沟通与协调的职业素质。
二、分目标
(一)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
2.具有与客户沟通,处理客户建议和要求的能力;
3.遵守汽修企业管理制度、遵守安全生产规范和具有一定组织管理与协调工作的能力;
4.具有团结协作的能力;
5.具有精益求精、诚实苦干的品质。
(二)知识目标
1.掌握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能进行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保养、维护作业;
3.能进行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拆装、检测、零部件检验与调试;
4.能进行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动力线路图的识读和分析;
5.能进行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6.依据行业规范、利用相关资源制定维修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与评估,撰写维修质量报告;
7.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
8.遵守安全、环保等法规。
(三)能力目标
1.熟练使用发动机机械维修通用工具、专用工具;
2.能够完成一般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的检查作业;
3.能够按照4S要求对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进行检测、故障诊断、维修以及检查验收;
4.能够掌握现代轿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相关技术规范;
5.能够正确使用各种工具、量具和设备(如万用表、故障诊断设备)对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进行故障诊断。
第三部分 课程结构与内容标准
一、课程结构及学时安排
序号
|
单元
|
学习任务
|
建议
学时
|
1
|
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
|
1. 能够读懂发动机总体结构原理图;
2. 能够识别发动机的零部件;
3. 能够确定发动机机械总成拆装用工具;
4. 能够正确地拆卸发动机零部件,并正确摆放;
5. 能够按规定顺序组装发动机;
6. 能够调整配气正时;
7. 能够准备任务相关工具和工作场所;
8. 能够分析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9. 能够检查、评价、记录工作结果;
10. 能够识别发动机的类型并解释维修工作;
11.能够收集并合理考虑顾客愿望和信息。
|
15
|
2
|
曲柄连杆机构故障检修
|
11. 能够读懂曲柄连杆机构结构原理图;
12. 能够确定曲柄连杆机构故障检修常用的工具;
13. 能够根据相关资料确定曲柄连杆机构的技术参数及制订修复方案;
14. 能够准备任务相关零件、工具和工作场所;
15. 能够按照合理的思路和规范的操作检测曲柄连杆机构;
16. 能够规范地分解、组装和调整曲柄连杆机构;
17. 能够分析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18. 能够检查、评价、记录工作结果;
19. 能够分析曲柄连杆机构故障的原因并解释维修工作;
20. 能够收集并合理考虑顾客愿望和信息。
|
17
|
3
|
配气机构故障检修
|
21. 能够读懂配气机构结构原理图;
22. 能够确定配气机构故障检修常用的工具;
23. 能够根据相关资料确定配气机构的技术参数及制订修复方案;
24. 能够准备任务相关零件、工具和工作场所;
25. 能够按照合理的思路和规范的操作检测曲柄连杆机构;
26. 能够规范地分解、组装和调整配气机构;
27. 能够分析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28. 能够检查、评价、记录工作结果;
29. 能够分析配气机构故障的原因并解释维修工作;
30. 能够收集并合理考虑顾客愿望和信息。
|
15
|
4
|
发动机冷却系统检修
|
31. 掌握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各部件的功用;
32. 能够确定冷却系统技术参数及检修常用的工具;
33. 能够准备任务相关零件、工具和工作场所;
34. 能够按照合理的思路和规范的操作检测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
35. 能够正确的拆卸、检测发动机冷却系统;
36. 能够对产生故障的零部件进行修复或更换;
37. 能够分析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38. 能够检查、评价、记录工作结果;
39. 能够分析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的原因并解释维修工作;
40. 10.能够收集并合理考虑顾客愿望和信息。
|
13
|
5
|
发动机润滑系统检修
|
41. 掌握发动机润滑方式;
42. 掌握润滑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各部件的功用;
43. 能够确定冷却系统技术参数及检修常用的工具;
44. 能够准备任务相关零件、工具和工作场所;
45. 能够按照合理的思路和规范的操作检测发动机润滑系统故障;
46. 能够正确的拆卸、检测发动机润滑系统;
47. 能够对产生故障的零部件进行修复或更换;
48. 能够分析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49. 能够检查、评价、记录工作结果;
50. 能够分析润滑系统故障的原因并解释维修工作;
51. 能够收集并合理考虑顾客愿望和信息。
|
13
|
6
|
汽油机燃油系统检修
|
52. 掌握汽油机燃油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功用;
53. 能够识别发动机的零部件;
54. 能够准备任务相关零件、工具和工作场所;
55. 能够正确的拆卸、安装发动机燃油系统;
56. 能够对产生故障的零部件进行修复或更换;
57. 能够分析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58. 能够检查、评价、记录工作结果;
59. 能够收集并合理考虑顾客愿望和信息,解释维修工作。
|
9
|
7
|
柴油机燃油系统检修
|
60. 掌握柴油机燃油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功用;
61. 能够识别柴油机的零部件;
62. 能够准备任务相关零件、工具和工作场所;
63. 能够正确的拆卸、安装发动机燃油系统;
64. 能够对产生故障的零部件进行修复或更换;
65. 能够分析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66. 能够检查、评价、记录工作结果;
67. 能够收集并合理考虑顾客愿望和信息,解释维修工作。
|
8
|
5
|
总计
|
|
90
|
二、课程内容标准
序号
|
工作项目/单元/模块
|
工作任务/学习任务/学习主题
|
内容标准(重点后标★,难点后标●)
|
学习水平
|
教学建议
|
1
|
冷却系统检修
|
理论学习
|
1. 检修节温器
1) 节温器在发动机上的位置及功用;
2) 节温器的拆装技巧;★
3) 节温器的故障现象;
4) 节温器的维修技巧;●
2.检修水泵
1)水泵的作用;
2)水泵的拆装技巧;★
3)水泵的故障现象;
4)水泵的维修技巧;●
|
1. 了解节温器的拆装及维修技巧。
2. 了解水泵的拆装及维修技巧
|
1.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思政元素融入说明:
结合“工匠精神”来讲解
|
实践项目
|
节温器和水泵的拆装
|
熟练拆装节温器和水泵
|
针对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建议:
1. 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 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思政元素融入说明:
结合“工匠精神”来讲解
|
2
|
润滑系统检修
|
理论教学
|
1. 检查与更换机油
1)如何检查机油高度;
2)如何更换机油;★
3)如何拆卸及安装机油滤芯;●
2. 检修机油泵
1)机油泵的作用;
2)机油泵的维修技巧●
|
熟练拆装机油泵
|
针对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建议:
针对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建议:
1. 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 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思政元素融入说明:
结合“工匠精神”来讲解
|
实践项目
|
机油泵的拆装
|
针对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建议:
1. 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 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思政元素融入说明:
结合“工匠精神”来讲解
|
第四部分 课程实施建议
一、师资要求
本课程实施由专业教师、实验指导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专业教师具有解决汽车传动系统故障的能力,根据课程教学需要提供故障维修案例,制作与内容相对应的教学课件,提供课程网站、虚拟实训条件等。
二、教学要求
工作任务/学习任务/学习主题名称
|
学习场地
|
设施要求
|
1.冷却系统检修
2.润滑系统检修
|
实训车间
|
整车设备
|
三、教学方法建议
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实施是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室进行,并逐步向企业生产情景靠齐。理实一体化教室应该有多媒体教学区、讨论记录区、工作台、工具仪器区。在完善设备和教具的同时,需要对现有设备和教具及时更新,使其与市场保持一致性。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1.基本教学资源
根据任务项目考核和课程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各占50分的分值,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突出考核中过程实施的重要性。能够反映对学生基本理论的考核、职业能力的考核和职业素质的考核。
2.网络教学资源
中国精品课程网(网址:http://www.jpkcw.com.cn )
视频中心——网易学院(网址:http://tech.163.com/special/00091KV7/videocenter.html)
我要自学网(https://www.51zxw.net/)
3.教材选用与编写建议
由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开发校本教材,包括:《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讲义、任务工单、实践指导书、典型车型维修手册、接车修理工单等,为学生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提供参考。
五、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及方式
工作任务/学习任务/学习主题名称
|
考核点
|
考核方式
|
成绩比例
|
汽车机械系统检修
|
课堂考核;期中考核;期末考核;
|
理论+技能
|
课堂考核20%
期中考核20%
期末考核20%
|
道德水平
|
专业素养
能力素养
思政素养
|
三相素养相结合
|
40%
|
《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检修》课程标准
学时:100 学分:6 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 专业名称及代码 汽车运用与维修 700206
第一部分 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发动机控制系统检修》 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是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关键能力的必修课程。
前导课程:《汽车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 和《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等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汽车传动系统检修》、《汽车电气系统检修》 等职业技术核心课程。
后续课程:《汽车专业英语》、《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汽车维修业务管理》、《综合技能训练》、《订单培养》、《执业资格考证》、《专业顶岗实习》等能力拓展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及依据
是以简单到复杂的的故障现象为载体, 以发动机控制系统检修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 以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为主干,以学习情境为主体,以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检修实际案例分析为切入点, 针对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和工作岗位群的要求进行课程的开发设计。课程规划六个技能模块,开发 16 个典型工作任务,细化 21 个实训指导工单,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技能的训练注重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服务性。
该课程的总学时建议为 96 课时,6学分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具备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发动机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基本操作技能。学生能够在理论上进行分析、在实践上具有基本的维修、 检测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 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与创新设计意识。 取得中级维修工证、 驾驶员资格证。
二、分目标
具体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1) 具备与客户交流与协商的能力, 能够向客户咨询车况, 查询车辆技术档案, 初步评定车辆技术状况;
(2) 能独立制订维修计划, 并能选择正确检测设备和仪器对发动机控制系统进行检测和维修;
(3) 能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测;
(4) 能对点火控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测;
(5) 能对辅助控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测;
(6) 能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综合故障进行诊断和分析;
(7)能正确使用万用表、故障诊断仪、示波器及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等常用
检测和诊断设备;
(8) 能使用示波器对传感器及执行器波形进行分析;
(9) 能用正确使用万用表、 故障诊断仪、 示波器及发动机综合分析仪对控制系统的各种传感器进行检修;
(10) 能遵守相关法律、 技术规定, 按照正确规范进行操作, 保证维修质量。
(11) 能检查修复后发动机控制系统工作情况,并在汽车移交过程中向客户介绍已完成的工作;
(12) 能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处理使用过的辅料、废弃液体及损坏零部件。
第三部分 课程结构与内容标准
一、课程结构及学时安排
课程能力
|
能力模块
|
技能要求
|
知识要求
|
参考学时
|
一、与客户交流与 协商、制定维修计划
|
(一) 向客户咨询车况、查询车辆技术档案,初步评定车辆技术状况
|
1. 了解客户车辆的
故障现象;
2. 了解客户使用车
辆的时间和频率;
3. 掌握查询车辆技
术档案的方法;
4. 通过故障车和技
术档案评定车辆技
术状况
|
1. 汽车接待礼仪知识;
2. 汽 车故障的 分析方
法;
3. 汽车技术档案读取;
4. 车辆技术状况的知识
|
4
|
8
|
(二)维修计划制定选用相关检测维修设备与工具
|
1.通过故障现象分
析故障原因及故障
部位;
2.根据故障部位的
发生故障的频率制
定适当的维修计划;
3.根据维修计划选
用设和的工具和设
备
|
1.引起汽车故障的原因
及部位方面的知识;
2. 设备、工具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
4
|
二、空气供给系统的检修
|
(一)空气流量计的检修(核心技能)
|
1. 正确拆装空气流量计;
2. 使用检测工具和相关设备对空气流量计进行检修;
|
1. 熟悉空气流量计的结
构、种类;
2.空气流量计的检修方法
|
6
|
16
|
(二)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修(核心技能)
|
1. 正确拆装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2. 使用检测工具和相关设备对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进行检修
|
1. 熟悉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结构、种类;
2.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修方法
|
6
|
(三)温度传感器的 检修(核心技能)
|
1. 正确拆装温度传感器;
2. 使用检测工具和相关设备对温度传感器进行检修
|
1. 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种类与原理;
2.温度传感器的检修方法
|
4
|
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检修
|
(一)汽油泵(核心技能
|
1. 正确拆装汽泵;
2. 使用检测工具和相关设备对汽油泵及其零部件进行检修
|
1.熟悉汽油泵的结构;
2.汽油泵的检修方法
|
4
|
16
|
(二)喷油器(核心技能)
|
1.正确拆装喷油器;
2. 用检测工具和相关设备对喷油器及其控制元件进行检修
|
1. 熟悉喷油器的结构;
2. 喷油器及其控制元件
的检修方法
|
4
|
(三)油路(核心技能)
|
1. 正确判断油路的故障部位;
2. 对燃油压力调节器进行检修
|
1. 油路故障部位的判断
方法;
2. 燃油压力调节器的检
修方法
|
8
|
四、点火控制系统的检修
|
(一)火花塞
|
1.正确拆装火花
塞;
2.通过相关设备判断火花塞是否有故
障
|
1. 火花塞的技术参数;
2. 火花塞的检修方法
|
4
|
16
|
(二)分电器
|
1.正确拆装分电
器;
2.通过相关设备判断分电器是否有故
障
|
1. 分电器的结构;
2. 分电器的检修方法
|
4
|
(三)点火电路及点火模块(核心技能)
|
1.正确判断导线导通和搭铁;
2.通过相关仪器判断点火模块是否有故障
|
1. 导线导通和搭铁的判
断方法;
2. 点火模块的检修方法
|
4
|
(四)点火提前角的检查与调整(核心技能)
|
通过相关仪器检查
与调整点火提前角
|
点火提前角的调整方法
|
4
|
五、辅助控制系统的检修
|
(一)怠速控制系统(核心技能)
|
利用检测仪器对怠
速控制阀进行检测
|
怠速控制系统的类型、
工作原理和检测方法
|
8
|
24
|
(二)排放控制系统(核心技能)
|
利用检测仪器对三
元催化转换系统、
废气再循环系统、
燃油蒸发污染控制
系统、 二次空气喷
射系统进行检测
|
三元催化转换系统、 废气再循环系统、 燃油蒸发污染控制系统、 二次
空气喷射系统各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检测方法
|
8
|
(四)智能可变气门控制机构(核心技能)
|
利用检测仪器对可
变配气相位、 废气
涡轮增压、 巡航控
制系统进行检测
|
可变配气相位、 废气涡
轮增压、 巡航控制系统
的工作原理与检测方法
|
8
|
六、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综合故障进行诊断
|
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
|
1. 发动机常见综合故障诊断方法和排除;
2. 常用诊断设备和仪器的使用
|
1.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类别、故障模式;
2.发动机电控系统人工经验诊断方法、仪器设备诊断方法、故障码诊
断分析法、症状诊断分析法
|
20
|
20
|
…
|
总计
|
|
100
|
|
|
二、课程教学模式
本课程采用项目导向、 任务驱动, 案例教学, 教学做一体化的“工作站” 式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采用边讲解、 边操作、 边指导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每名教师既是理论教师, 又是实训指导教师;二是构建仿生产性实训环境(实训室), 将课堂搬入实训室, 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 三是根据学习性工作任务开发教学资源(任务工单、 参考资料、 特色教材、教学课件、 教学录像等)。
四部分 课程实施建议
一、组织实施
本课程按照“知识讲授(集中) ——演示示范(分组) ——工作站实战(分组) —— 现场考核(随机) ——课堂总结(集中) ——场地整理(分组)” 的流程组织实施教学。
这种围绕工作任务的要求展开教学, 一步一级, 环环相扣, 形成一条专项技能培训链。 只要进入这条培训链, 就会装载必要的理论知识, 获得专项生产实践的能力, 融入良好的职业素质, 最终达到职业要求, 实现学习目的。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 建设教学资源库
本门课程的理论讲授采用课件、录像、图片等教学多媒体手段,建立教学资源库,将电子教案、课件、教学录象、专业图书、维修资料、音像等集中管理使用,并不断更新, 开拓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
(2) 使用仿真教学软件作为辅助教学资源
为保证学生在现场实训前对项目有充分的准备, 在汽车实训中心建立汽车发动机虚拟实训室, 利用汽车仿真教学软件, 进行发动机机械结构虚拟实训、发动机电路系统的虚拟实训、 故障诊断与排除虚拟实训、 维修业务虚拟实训等, 并分别设置考核系统,拓展了学习途径。
(3) 使用解剖实物、 教学台架
解剖实物、教学台架的使用,便于学生掌握复杂总成的结构,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降低教学成本。
(4) 整车教学
利用整车教学, 并按照汽车维修企业的维修岗位要求配置工具及相关实训设备,营造真实的校内实训环境, 提高学生的实车感,实现实习教学与汽车维修企业的无缝接轨, 利于学生将来顶岗实习及就业时对岗位的快速适应。
三、教学方法建议
1、建议在一体化教室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实物教具,操作示范进行授课;2、在教学中多穿插视频微课、动画和图片资料,多采用实物教学,演示实训内容,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五、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及方式
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与期末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工作站” 式的教学实训基地的建立,为过程考核提供了条件。 为了体现“教、学、做” 一体化的原则,考核方案中加大了过程考核的比重, 具体比例是:过程考核占 60%, 期末笔试 40%。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学时:88 学分:3.5 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
专业名称及代码 汽车运用与维修 700206
一、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核心课程,是汽车类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与汽车紧密相关的课程,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是学生接触专业的启蒙课程。本课程主要以底盘结构的基本理论为基础,融合了底盘各系统的基本知识和维修工艺,培养学生具备汽车底盘各部件正确拆装和检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掌握汽车底盘修理的操作技能、技巧;正确使用机、工、量具;增强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达到本工种中级技术等级水平,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
课程类型为:(理论+实践)课(B类)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汽车发底盘维修》设计思路为: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以完整的汽车制造、服务等岗位的工作任务为对象,组织学生通过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相关理论知识均与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有密切联系,并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课程的教学过程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88。以基于工作过程得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融合汽车维修检验工职业资格标准,以维修过程中常用的维修方式为典型工作过程,以来源于企业的实际案例为载体,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训室为工作与学习场所,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通过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教学目标的开放性设计、教学考核方法改革等,保证了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全面培养。
二、课程目标
第一,通过工作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汽车运用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底盘各部件的拆解与装配工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底盘各总成的清洗、解体,零件的清洗、检验、修理,总成的装配调试等。第二,通过学习,应能掌握底盘各部件的拆装工艺流程和调试技术要求,会正确使用和保养机工量具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团队协作的能力。第三,通过工作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技术工人所必须具备的底盘各部件的拆装工艺流程和调试技术要求,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团队协作的能力。
(一)知识目标
掌握汽车底盘各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能进行汽车底盘各部件的拆装、检测、零部件检验;
能进行汽车底盘动力线路图的识读和分析;
能进行汽车底盘各部件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遵守安全、环保等法规。
(二)技能目标
熟练使用底盘机械维修通用工具、专用工具;
能够完成一般汽车底盘各部件机械系统故障的检查作业;
能够按照5S要求对汽车底盘各部件机械系统进行检测、故障诊断、维修以及检查验收;
能够掌握现代轿车底盘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相关技术规范;
能够正确使用各种工具、量具和设备(如万用表、故障诊断设备)对汽车底盘机械系统进行故障诊断。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 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序号
|
工作任务
|
知识要求
|
技能要求
|
1
|
汽车底盘概述
|
能够描述汽车的几大组成部分
能描述汽车底盘的四大组成系统
能理解底盘四大系统各自的作用
|
能指认汽车底盘四大系统操纵机构各组成部件
能使用专用工具设备
掌握汽车底盘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的各自工作原理
|
2
|
汽车底盘传动系统组成及功用,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
能描述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能描述传动系统专用工具设备的使用方法
能描述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的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能够实际判断并解决传动系统的故障
|
能指认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的各组成部件
能使用专用工具设备
掌握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是否是传动系统故障,并且确认故障部件,然后予以解决,保证汽车整体的行驶功能完好性。
|
3
|
汽车底盘行驶系统组成及功用,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
能描述汽车悬架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能描述专用工具设备的使用方法
能描述常见悬架的种类及特点
能描述汽车四轮定位意义、方法
|
能指认汽车悬架、车轮、轮胎的各组成部件
能使用专用工具设备
掌握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是否是传动系统故障,并且确认故障部件,然后予以解决,保证汽车整体的行驶功能完好性。
|
4
|
汽车底盘转向系统组成及功用,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
能描述转向系统(机械转向、动力转向)结构与工作原理
能描述专用工具设备的使用方法
能理解动力转向系统中的液压转向系统、电动转向系统、气压转向系统的特点
能描述转向系统常见的故障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
能指认转向系统各组成部件,并理解各部件工作原理
能使用专用工具设备
能通过故障现象判断电动转向系统、液压转向系统的故障原因,并予以解决
|
5
|
汽车底盘制动系统组成及功用,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
能描述制动系统的类型和作用
能描述专用工具设备的使用方法
能理解检查、添加或更换制动液的重要性
能描述检查、添加或更换制动片的过程和关键点
|
能指认制动系统各部件的名称、作用
能使用专用工具设备
能通过查阅维修资料确定检查、添加或更换制动液的步骤,并会制定工作计划
掌握更检查、添加或更换制动片操作技能
|
四、教学设计
序
号
|
工作任务
|
知识点
|
训 练 或 工作项目
|
教学重点
|
教学情境与
教学设计
|
建议学时
|
1
|
汽车底盘概述
|
底盘四大系统的作用和组成部件
|
项目一:观察捷达、帕沙特等教学车的底盘,认知认知底盘部件
|
汽车底盘四大系统的功用和组成
|
课前讨论:汽车由几部分组成?你理解的底盘是什么?
引导案例:生活中经常听说这车底盘扎实,这车底盘不好。那这些底盘指什么?
强调课程重要性:通过引导,告诉学生底盘的重要性,同时要让其认识到底盘的复杂性。
|
4
|
2
|
汽车底盘之传动系统
|
传动系统中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的组成构造。
传动系统各部件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
项目一:离合器检测,通过目测和专用工具,判断离合器好坏
项目二:拆解手动变速器,并对一些关键数据进行测量
项目三:拆解十字轴式和球笼式万向节
项目四:拆解并测量驱动桥,理解其工作原理和判断其性能好坏。
|
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的结构组成,及其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和解决办法
|
引导案例一:一辆行驶12万公里的朗逸,起步慢,上坡动力不够,是什么原因导致?
引导案例二:一辆捷达手动轿车,挂二挡困难,经常挂不进去,是什么原因?
引导案例三:一辆前置后驱轿车,行驶时车底有异响,是什么原因导致?
|
22
|
3
|
汽车底盘之行驶系统
|
行驶系统中悬架、车轮、轮胎的组成构造。
行驶系统各部件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汽车四轮定位意义和方法
|
项目一:麦弗逊悬架的拆装
项目二:轮胎的拆装
项目三:汽车四轮定位
|
汽车四轮定位的四个角度的作用及调整办法
|
引导案例:一辆汽车要更换轮胎,怎么辨别轮胎型号和更换步骤是什么?
汽车行驶中跑偏或者轮胎出现偏磨,怎么解决
|
18
|
4
|
汽车底盘之转向系统
|
转向系统的组成构造。
传动系统各部件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
项目一: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拆装
项目二: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
汽车电子转向助力系统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原因
|
引导案例: 一辆汽车原地打方向沉重,可能是什么原因?
引导案例:一辆汽车方向盘松旷,是哪里出现故障?
|
22
|
5
|
车底盘之制动系统
|
制动系统的组成构造。
制动系统各部件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
项目一: 制动液的识别和更换
项目二:刹车片的更换
|
汽车制动液更换的注意事项及关键点
|
引导案例:汽车行驶中,踩刹车有异响,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
|
22
|
五、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与编写
(1)本课程教材编写应打破传统的学科式内容体系,构建以任务引领和职业能力培养以及职业标准为依据的课程内容体系,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
(2)对于设计本专业岗位的实践活动,教材应以岗位的操作规程为基准,并将其纳入其中。
(3)教材提倡图文并茂,增加直观性,随同教材配备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多媒体素材库等,便于组织教学和有利于初学者引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持续性。
(二)教学建议
(1)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演示和互动,采用知识描述(动画),操作技能(实操视频)、互动训练(虚拟实训)和岗位实训教学模式。
(2)每个项目活动后都有小结,练习和测评来检验学习成效。
(三)教学基本条件
(1)师资条件
本课程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要求任课教师不仅具有新能源汽车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具有传统燃油车理论知识,具有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等专业背景的教师较适合本门课程的教学。此外,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将能够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专业思想。
(2)学生条件
由于课程的交叉融合特性,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其先修课程至少应当包括汽车构造(上)、汽车构造(下)、电机驱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故此课程应当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第二学年开设。
(3)实训条件
在教学环境条件方面,为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锻炼机会,应当建有基本的汽车实训室,其硬件需求包括整车、发动机台架、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台架、车身框架、新能源汽车、轿车轮胎若干、故障诊断仪KT-70等,软件需求包括汽车电气系统故障诊断软件、科鲁兹发动机虚拟拆装软件等。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动机节能技术的发展,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台架、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台架、汽车电气系统故障诊断台架等高新设备的配备将更有助于课程教学。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开发相关的学习辅导书、使用说明书、网络资源,开发实验台架,开发仿真软件和诊断系统。充分利用这些成果用于项目教学,以期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
积极开展考核模式的改革,考核重点由原来的知识记忆向知识运用转变,由单纯理论考核向理实一体考核转变。考试采用笔试、现场答辩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的形式。
重点内容包括:
(1)对汽车底盘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掌握程度;
(2)对汽车底盘系统在汽车上的实际应用能力考核;
(3)对汽车底盘系统故障检测和维修能力按照中级汽车维修工的标准考核;
(4)对填写工单、检修记录表等环节按照企业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考核;
(5)对组织纪律和操作安全规范进行考核。
对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提出差异性考核,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积极肯定学生的突出方面。
申报骨干专业的校企合作基本情况
合作单位名称
|
合作培养人数
|
合作起止时间
|
合作内容与方式
|
合作成效
|
遵化市东达汽车修理厂
|
326
|
2020年
至今
|
1. 学生到公司进行综合性实习、实践、就业
2. 学校为公司输送技能人才
|
通过在企业顶岗实习,熟悉了企业的工作环境,适应企业的文化和制度,完成理论知识到实践的转化,加强了技能的实战应用,培养了职业能力。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270
|
2017年
至今
|
1. 学生到公司进行综合性实习、实践及就业
2.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企业实践
3. 学校为公司输送技能人才
|
学生学习企业员工艰苦劳动,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使学生逐步体验到劳动的艰辛,锻炼了思想、意志及品质,学会了与人合作和服从意识。
|
遵化市春龙汽车修理厂
|
182
|
2018年
至今
|
1. 学生到公司进行综合性实习、实践及就业
2.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企业实践
3.学校为公司输送技能人才
|
学生顶岗实习通过理论指导实践操作,丰富了理论知识,做到了学以致用,教学相长,同时促进了学生就业。
|
遵化市庆锋汽车修理厂
|
95
|
2019年
至今
|
1. 学生到公司进行综合性实习、实践及就业
2.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企业实践
3.学校为公司输送技能人才
|
学生到企业实习,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弥补了校内实训设备不足问题。
|
申报骨干专业的实训实验条件
一、本专业现有实训(实验)设施设备
|
(一)实训(实验)设施名称:
功能:电控发动机、发动机理实一体化教学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
|
配置数量(单位)
|
价值(万元)
|
1
|
举升机(剪式)
|
营口新兴
|
1
|
0.8
|
2
|
电控发动机试验台
|
爱师
|
4
|
18
|
3
|
电控汽油机(直列)
|
桑塔纳AJR
|
4
|
3.2
|
4
|
电控汽油机(V型)
|
丰田车系
|
4
|
6
|
5
|
喷油器清洗与检测试验台
|
珠海
|
2
|
1.2
|
6
|
解码器
|
道通
|
4
|
5.2
|
7
|
示波器
|
W12
|
2
|
2.4
|
8
|
世达专业工具及常用工具
|
|
4
|
0.8
|
9
|
连杆校正仪
|
LX-75型
|
2
|
0.42
|
10
|
游标卡尺
|
|
10
|
0.15
|
11
|
千分尺
|
|
8
|
0.16
|
12
|
量缸表
|
|
8
|
0.4
|
13
|
长城轿车
|
电喷
|
1
|
6
|
14
|
组合工具及车
|
世达
|
6
|
8
|
15
|
专用工具
|
|
|
1.2
|
16
|
电控汽油发动机运行教学实训台
|
爱师
|
6
|
7.8
|
17
|
电控汽油发动机拆装附翻转架
|
爱师
|
2
|
7
|
18
|
散件及其他
|
|
|
2.5
|
(二)实训(实验)设施名称:
功能:汽车底盘及综合维修理实一体化教学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
|
配置数量(单位)
|
价值(万元)
|
1
|
汽车底盘
|
机械传动系
|
1
|
4
|
2
|
手动变速器
|
三轴
|
4
|
1.6
|
3
|
手动变速器
|
二轴
|
4
|
1.6
|
4
|
自动变速器
|
桑塔纳
|
4
|
4
|
5
|
自动变速器
|
科鲁兹
|
8
|
12
|
6
|
转向机
|
科鲁兹
|
4
|
0.8
|
7
|
压力机
|
手动
|
4
|
0.8
|
8
|
变速箱运行教学实训台
|
爱师
|
4
|
18
|
9
|
举升机
|
剪式
|
2
|
5.6
|
10
|
长城轿车
|
舒适版
|
1
|
7
|
11
|
长城哈弗H6轿车
|
|
4
|
48
|
12
|
气动抽油机
|
|
2
|
0.4
|
13
|
工具车及组合工具
|
世达
|
6
|
8
|
14
|
零件车
|
|
6
|
0.48
|
15
|
维修专用工具
|
|
|
2
|
16
|
散件及其他
|
|
|
3.1
|
(三)实训(实验)设施名称:
功能:汽车电器理实一体化教学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
|
配置数量(单位)
|
价值(万元)
|
1
|
全车电器综合教学实训台
|
爱师
|
2
|
10
|
2
|
蓄电池充电机
|
|
2
|
0.05
|
3
|
蓄电池
|
科鲁兹车系
|
4
|
0.2
|
4
|
起动机
|
桑塔纳车系
|
6
|
1.2
|
5
|
发电机
|
桑塔纳车系
|
6
|
1.2
|
6
|
整车
|
普通型桑塔纳
|
4
|
16
|
7
|
长城轿车
|
舒适版
|
3
|
21
|
8
|
散件
|
|
|
2.4
|
9
|
常用工具、专业工具
|
|
|
0.63
|
10
|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教学实训台
|
|
1
|
3.8
|
11
|
散件及其他
|
|
|
2
|
(四)实训(实验)设施名称:
功能: 汽车保养
|
1
|
二氧化碳保护焊机
|
6250/2B
|
2
|
0.45
|
2
|
汽车检测线
|
|
|
18
|
3
|
汽车尾气排放系统
|
|
|
4.2
|
4
|
空调系统教学实训台
|
爱师
|
1
|
4
|
5
|
轮胎拆装机
|
|
1
|
3.6
|
6
|
常用维修工具及专业维修工具
|
|
|
4
|
7
|
解码器
|
道通
|
2
|
1.6
|
8
|
冷媒回收仪
|
|
1
|
0.52
|
9
|
剪式举升机
|
|
1
|
2.3
|
10
|
尾气分析仪
|
|
1
|
0.9
|
11
|
气动抽油机
|
|
2
|
0.2
|
12
|
示波器
|
W12
|
2
|
1.2
|
13
|
其他
|
|
|
5
|
(五)实训(实验)设施名称:
功能: 四轮定位
|
1
|
工具车
|
|
2
|
1.1
|
2
|
四轮定系统
|
|
1
|
6.69
|
3
|
专用工具、常用工具
|
|
|
0.8
|
4
|
其他
|
|
|
0.6
|
合 计
|
302.25
|
二、本专业急缺的实训(实验)设施设备
|
(一)实训(实验)设施名称:
功能:汽车底盘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
|
配置数量(单位)
|
价值(万元)
|
1
|
四轮定位仪
|
V3D1
|
2
|
13
|
2
|
轮胎动平衡机
|
B9465
|
2
|
4
|
3
|
轮胎拆装机
|
T-3000
|
2
|
3.6
|
(二)实训(实验)设施名称:
功能:汽车电器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
|
配置数量(单位)
|
价值(万元)
|
1
|
B5CAN-BUS系统示教板
|
TTC-B5-CAN
|
2
|
5.6
|
2
|
倒车雷达、音响GPS定位系统示教板
|
TTC-DL-GPS1
|
2
|
4.8
|
3
|
迈腾1.8TSTI发动机解剖
|
TTC-AJ-1.8T
|
2
|
7
|
合 计
|
38
|
三、本专业近三年计划购置的实训(实验)设施设备
|
(一)实训(实验)设施名称:
功能:汽车钣金、底盘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
|
配置数量(单位)
|
价值(万元)
|
1
|
四轮定位仪
|
V3D1
|
2
|
13
|
2
|
轮胎动平衡机
|
B9465
|
2
|
4
|
3
|
轮胎拆装机
|
T-3000
|
2
|
3.6
|
(二)实训(实验)设施名称:
功能:汽车柴油机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
|
配置数量(单位)
|
价值(万元)
|
1
|
长城共轨柴油发动机实验台
|
TTC-AC-2.8D
|
2
|
15.6
|
2
|
美国通用解码器(汉语版)
|
GM Tech 2
|
4
|
2.85
|
合 计
|
95.55
|
市教育
行政部
门初评
意 见
|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
指导委
员会评
审意见
|
各位评审签名:
年 月 日
|
省教育
行政部
门审核
意 见
|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另附:《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骨干专业自评、初评得分表》
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骨干专业自评、初评得分表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分值
|
自评得分
|
初评得分
|
M1
专业设置
|
M1—1专业设置调研论证
|
4
|
4
|
|
M1—2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
|
6
|
6
|
|
M2
教学及其
改革创新
|
M2—1实施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6
|
6
|
|
M2—2课程开发与建设
|
8
|
8
|
|
M2—3教材建设与管理
|
4
|
4
|
|
M2—4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
5
|
5
|
|
M2—5课堂教学
|
7
|
7
|
|
M2—6实训实验教学
|
8
|
8
|
|
M2—7顶岗实习
|
6
|
6
|
|
M2—8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
6
|
6
|
|
M3
教学管理
|
M3—1教学管理制度与机制
|
6
|
6
|
|
M3—2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
4
|
4
|
|
M3—3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
|
4
|
4
|
|
M3—4教学经费与管理
|
4
|
4
|
|
M4
专业师资
|
M4—1专业教师配备
|
6
|
6
|
|
M4—2专业师资结构
|
6
|
6
|
|
M4—3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
8
|
8
|
|
M4—4专业师资团队素质
|
6
|
6
|
|
M4—5专业带头人
|
4
|
4
|
|
M5
教学设施设备
|
M5—1实训实验设施设备
|
8
|
8
|
|
M5—2信息化设施设备
|
4
|
4
|
|
M5—3校外实训基地
|
4
|
4
|
|
M5—4图书与数字化教学资料
|
4
|
3
|
|
M6
质量效益
|
M6—1专业办学规模
|
6
|
6
|
|
M6—2专业示范作用
|
4
|
4
|
|
M6—3专业培养质量
|
8
|
8
|
|
M6—4社会评价
|
4
|
4
|
|
合 计
|
150
|
1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