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TOP

《数学》课程标准
2021-11-27 01:46:51 来源: 作者:【 】 浏览:708次 评论:0

数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和设计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

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三、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由基础模块上、下册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四个学期,每周3课时共计234学时,其中机动24学时。

对基础模块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分成以下几种要求:

(一)认知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

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

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

(二)技能与能力培养要求(分为三项技能与四项能力)

计算技能:根据法则、公式,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正确地进行运算求解。

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正确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及常用的数学工具软件。

数据处理技能:按要求对数据(数据表格)进行处理并提取有关信息。

观察能力:根据数据趋势,数量关系或图形、图示,描述其规律。

空间想象能力:依据文字、语言描述,或较简单的几何体及其组合,想象相应的空间图形;能够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关系,或根据条件画出图形。

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能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简单数学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予以解决。

数学思维能力:依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类比、归纳、综合等方法,对数学及其应用问题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判断、推理和求解;针对不同的问题(或需求),会选择合适的模型(模式)。

数学学科学习情境划分及认知要求表

1单元 集合(16学时)

学习情境

认知要求

说 明

了解

理解

掌握

集合、元素及其关系,空集

 

 

1)要从实例引进集合的概念、集合之间的关系及运算

2)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重点是集合的表示和集合之间的关系

集合的表示法

 

 

集合之间的关系

(子集、真子集、相等)

 

 

集合的运算(交、并、补)

 

 

充要条件

 

 

2单元 函数(16学时)

学习情境

认知要求

说明

了解

理解

掌握

函数的概念

 

 

1)要结合生活及职业岗位的实例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概念,引入函数的单调性及奇偶性等知识

2)通过函数图像及其性质的研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据处理技能

3)重点是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图像及函数的应用

函数的三种表示法

 

 

函数的单调性

 

 

函数的奇偶性

 

 

函数的实际应用举例

 

 

 

3单元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6学时)

学习情境

认知要求

说明

了解

理解

掌握

有理数指数幂

 

 

1)有理数指数幂要与整数指数幂知识衔接

2)通过幂与对数的计算,培养学生计算工具使用技能;结合生活、生产实例,讲授指数函数模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3)重点是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法则

 

 

幂函数举例

 

 

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对数的概念(含常用对数、自然对数)

 

 

利用计算器求对数值

lgNlnNlogaN

 

 

积、商、幂的对数

 

 

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实际应用举例

 

 

4单元 立体几何(24学时)

 

学习情境

认知要求

说明

了解

理解

掌握

平面的基本性质

 

 

1)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归纳出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判定与性质

2)通过本单元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工具使用技能

3)重点是对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判定;柱、锥、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及面积与体积的计算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柱、锥、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及面积、体积的计算

 

 

 

四、教学实施

(一)教学建议

1.教学安排建议

在保障教学时数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灵活地进行教学安排。针对春班、秋班和对口的分流,建议基础模块分两个学年完成,然后就业班学生准备参加单招考试,对口班学生继续学习拓展模块的内容,以准备第三年的高考。

2.教学方法建议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一体化教学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结合任务教学法和分组协作讨论法进行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学习信心的坚持与增强,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要学习职业教育理论,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了解一些相关专业的知识,熟悉数学在相关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提升教学能力。

要根据不同的数学知识内容,结合实际地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多种教学方法探索和试验。

(二)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的应用建议

教师应更新观念,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媒体技术的优势,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努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合理的应用。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数字化教学资源(如教学演示软件、虚拟仿真软件等)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字化教学资源与各种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技术

    充分利用电子教案、动画、视频等技术手段,使教学过程更生动形象、易懂。如将难理解的知识点配以形象生动的讲解和实例演示,拍成操作演示教学片或制作成动画片,在授课过程中进行播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形象化教学。

2.网络化学习

    建立教学资源丰富、功能完善的课程网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学校要为数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教学工具和教学环境,以利于创建符合个性化学习及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环境,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五、考核与评价

考核与评价对数学的教与学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教学结果的完成情况,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更有效地改进和完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要注重诊断和指导,突出导向、激励的功能。

考核与评价要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技能与能力、态度三个方面。

要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考核与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过程性评价包括任务准备、任务管理、任务开展、任务成效等内容,终结性评价主要指期末数学考试。学期总成绩可由过程性评价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考核与评价应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进行。

 

Tags: 责任编辑:代玲玉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舞蹈》课程标准 下一篇《手工》课程标准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